【浪迹遊蹤】虛幻又純樸 試住六千年奇岩洞穴屋

【浪迹遊蹤】虛幻又純樸 試住六千年奇岩洞穴屋

又再一次證明,波斯人都是在有限中生出無限的種族。站在這個700年前已有人定居的岩石村莊前,背靠着火山拔地而起的錐形奇岩異石中,是一個個人手掘出的石洞穴,十三世紀時為逃避蒙古人入侵,聰明的伊朗人把一堆石頭變成宜居之地,別人看來蔚為奇觀,似奇景多於居所;然而對深居簡出的村民而言,卻是世界上最溫暖的蝸居。

位於伊朗西北部的大不里士(Tabriz)一向都不是熱門旅遊景點,這次我們由德黑蘭開車六小時北上,在Tabriz留了半天,就前往真正的目的地:距離Tabriz 50公里、一條鮮為人知的古老洞穴村莊Kandovan。世界上有三座岩石村,最為人熟悉的是土耳其Cappadocia,另一座是美國的Manitou Cliff Dwellings,而伊朗的Kandovan是世上唯一於六千年前已有人類活動痕迹,至今仍有居民住的岩石村。

隨導遊Amir由Tabriz開車一小時入Kandovan,車駛入狹窄小路,右邊是一條搭了石橋的小河,後面有翠綠的山丘,村民每天也上山畜牧;聞名遐邇的景色開始影映入眼簾,錐形岩石屋依山而建,為維持景觀,前方新建的方形石屋顏色物料也一樣,就似走進虛幻的童話村莊。

世上有不少這種奇景式村莊,為迎接遊客來訪,已漸趨商業化,起初以為Kandovan亦然,入村後才發現,這裏古老純樸如初。赤黃色的洞穴屋,10米高奇石上的小木門,石頭之間連接着錯綜複雜的石梯,遠看就似石頭迷宮陣,裹着頭巾身穿素衣的婦女在石頭屋上曬被,偶有騎着驢子,領着羊群的大叔經過,其間只見一些本地伊朗人來訪,一個外國人也沒看到,像極個與世隔絕的時空,這裏的人生活簡樸、快樂,沒有經濟蕭條下城市中伊朗人臉上普遍籠罩着的陰鬱。

伊朗的Kandovan是世上唯一於六千年前已有人類活動痕,至今仍有居民定居的岩石村。

屋主平日不開放岩石屋讓人入住,我們卻受邀留宿一晚,四面環石。

早上村民邀我們到石屋吃早餐,石屋面積都不大,但別有洞天。

羞澀的小男孩看到鏡頭都燦爛地笑了。

風涼水冷 石頭屋代代相傳

Kandovan出現前,伊朗人本在附近地底村莊居住,前人在地底掘出洞穴,中央是睡覺、用餐的客廳,為了提取動物暖氣,刻意把動物飼養在左右兩旁,屋中央開兩戶窗口,讓中央客廳變得和暖。直至十三世紀蒙古人入侵,加上地震等天然災害,村民就棄置了地底村莊,搬到去Kandovan掘出洞穴居住。「村民來到就發現這裏風涼水冷,適合居住,就把岩石挖成洞穴屋定居,一直住到現在,石頭屋是代代相傳的。」Amir帶我們到該晚住宿的洞穴屋解釋道。

Kandovan形狀奇特的錐形石實際是火山岩石,來自村莊後的死火山Sahand,歷史學家認為Sahand最後一次爆發是在11,000年前,幾千年來,火山灰和火山物質漸形成現在的特別面貌。村中的岩石屋普遍有三層,地下室養動物,第二、三層住人。Kandovan仍有約140個家庭居住,村民主要從事傳統農業,在家中養羊,養蜜蜂、種植農產品,在村中及遠一點市集銷售。冬天Kandocan氣溫會跌至-10至-15度,石頭屋易積厚雪,寒冷且難清理,村民解釋因石洞內濕度高,冬暖夏涼,夏天會把家變成小店,賣自己手做的Gilim平織羊毛地毯、手工藝品、農產品等,冬天則會變回民居度寒冬。

很多人來訪也只留半天,跟本地人關係甚好的導遊Amir卻找來一間平日不開放入住的岩石屋,屋主讓我們留村睡一晚,令人興奮莫名。石屋位於其中一處岩石高頂,需爬上崎嶇不平石梯前往,像個四面環石的私人花園,像極幻想中的電影場景,我們住的石屋兩房相連,左邊是睡房及浴室,右邊是放了厚被子和小桌的小廳,5月伊朗平均氣溫28-30度,但村中只有10多度,晚上要開着暖爐睡覺才不覺冷。

Tabriz Walking Tours兩天遊

行程:可自訂,包交通、住宿、飲食
費用:每人約890港元

travel memo

簽證:持特區護照需簽證,出發前可先於網上申請伊朗電子簽證,到中國銀行付款後,再到駐港領事館提交申請,費用約$655,可逗留30日。查詢:伊朗駐港領事館( http://iranconsulate.org.hk)。
機票:乘坐阿聯酋航空到伊朗首都德黑蘭,途中在杜拜轉機,經濟客位機票約$8,859起(已連稅)。
匯率:里亞爾(Rial),基於經濟制裁,伊朗貨幣大幅貶值,每天匯率浮動很大,需以當天匯率計算。一般而言,140,000里亞爾約兌1美元,當地亦以Toman(1 Toman=10里亞爾)為單位。
衣物:女士於公眾場所需佩戴頭巾遮蓋頭髮及頸項,建議穿着遮蓋手臂、小腿的衣物。
鳴謝:TAP Persia、Tabriz Walking Tours

記者:王秋婷
攝影:張洛晞、王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