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反送中運動發展至今,社會撕裂越加嚴重,政府堅拒市民訴求,致使一群基督教教牧感到哀痛、悲憤。教牧關懷團發起「哀行我城 心繫上主」活動,希望藉祈禱會及默行,求上主在香港彰顯公義。活動於遮打花園集合,先進行祈禱會及分享,其後默行至禮賓府,在閘門外的鐵欄綁上黑布帶及在「心願樹」貼上便箋貼,逾200人參與。教牧關懷團指今日遊行若發生衝突,會在警方防線與示威者之間協助調停紛爭。
昨逾200人默行上禮賓府
發起人陳淑儀牧師指,約有220至230人參與默行,以禮賓府為終點,因為這裏比其他地方更有代表性,黑布帶意味着沉重、哀傷,向特首表達他們的心情。曾參與銀髮族遊行的陳敏明牧師在分享時重申,是次活動目的並非譴責任何人或行為,而是向上帝哀告三大項:當權者偽善、不公、毫不憐憫的施政;家庭、教會等不同群體嚴重撕裂;受精神或生理暴力所傷的任何人。他指默行期間不會有口號及橫額,因口號包含了一種「傾側」的情緒,橫額則由十字架代替,意味上帝帶領人民前行。
他引述〈耶利米哀歌〉第二章第十至十一節的經文,比喻香港為昔日的耶路撒冷,縱使香港現時的情況遠不及耶路撒冷嚴峻,但哀歌中的子民當時所經歷的迷茫、無助可讓港人參考。他形容〈耶利米哀歌〉為「最絕望嘅一本書,亦充滿着盼望」,希望在場信民抱着同一信念默行,「We have hope. Hong Kong has hope. Our only hope is in God」。
近一個多月來,社會撕裂、年輕人輕生、人們感到迷茫,陳淑儀希望藉活動告知年輕一代,教會是與他們同行。近月基督教不同派系舉行有關反送中的活動,令年輕人認為教會不再「離地」,重新投入教會。雖然教會內有意見分歧,但情況比雨傘運動時緩和,大家都找到了方法和平討論。
今日遊行或會出現比以往更激烈的衝突,多名牧師在祈禱會期間多次為今日的示威者禱告。陳敏儀指教牧關懷團已做好心理及物資上的準備,若衝突發生,他們希望能處於警方防線與示威者之間協助調停,她指縱然危險,但希望能與他們同行。
■記者林苑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