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缺人手 醫生難跟進病人

公院缺人手 醫生難跟進病人

【本報訊】陪審團昨建議醫管局處理嚴重精神病患者時設立醫生、社工及家屬會面機制,有精神科專科醫生同意建議,惟坦言執行有困難,因公立醫院醫生每日要處理太多個案,與病人溝通時間有限,覆診次數亦難以頻密,親屬亦因為要上班而無法到醫院。

醫護與社工溝通不足

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德誠認為,政府須增撥資源讓醫管局增聘護士,更緊密地跟進病人情況,同時增加渠道讓親屬「喺非傳統時間用非傳統方式」與醫護溝通,通報病人情況。他亦坦言「妄想症好難搞」,病人可能為免加藥或住院而隱瞞病情,因此醫護更須花時間與他們相處,「睇吓會唔會唔覺意漏咗啲(病徵)出嚟」。

有精神科外展社工亦贊同陪審團建議,惟指現時醫護與非政府機構的精神科社工溝通不足,社工欲查詢病人情況時未必獲得回應,令跟進困難。

該名外展社工又指本港精神科社工普遍自我定位為控制社會的「維穩工具」,難獲取病人信任,「似係醫生派嚟睇住佢哋,好似執法者咁高高在上,將危機睇得好重,最緊要確保有打針食藥」。他認為社工須真心尊重及明白病人需要,令他們願意表露想法。
■記者劉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