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位於九龍塘金巴倫道的李小龍故居即將拆卸,李小龍會發起全球聯署,冀望政府可介入處理事件。業主早前聲稱故居失修、維修費昂貴,決定重建物業。李小龍會則引述業主稱,並不希望拆卸李小龍故居。本身是李小龍迷的藝人歐錦棠說,拆故居消息令全球龍迷心痛,已有人提出眾籌拯救遺址。
記者:林苑荇
原名「栖鶴小築」的李小龍故居,現由余彭年慈善信託基金委員會管理,李小龍會會長黃耀強指,大半年前,基金委員會打算借用故居作國學中心之用,在翻新過程中發現建築結構有嚴重問題,如外牆石屎剝落、鋼筋外露,因復修與重建造價相若,故拆卸故居。
收購復修料需5億
李小龍會與委員會一直保持聯絡,黃指復修工作雖不是委員會的責任,但亦不希望拆卸故居,已拖慢了工程進度,因此相信仍有扭轉局面的機會。惟須政府官員介入及商討此事,否則故居兩星期內被夷為平地。李小龍會已發信予林鄭、商經局長邱騰華及旅發局主席林建岳,並進行全球聯署,希望能盡快轉達龍迷的聲音予政府。黃估計收購及復修故居需約五億元,近年興建行人天橋也動輒數億,指香港值多事之秋,冀政府做「大家都歡迎、認同嘅事」。
歐錦棠指出,李小龍名言「Be water, my friend!」能應用於不同場合中。故居拆卸的消息一傳開,即有不少世界各地的華人朋友及龍迷表示痛心,有來自紐約的龍迷問他:「作為李小龍迷可以做到啲乜?」有人更提出眾籌。黃則表示,短時間內眾籌數億元信心不大,但會發信予商家,希望得到他們支持。黃又轉述李小龍胞弟李振輝,指將全力支持李小龍會,望能保留原址。
古諮會主席蘇彰德稱,古諮會未曾審視過李小龍故居,但公眾若認為故居有評級價值,可去信古諮會要求評級。發展局稱,李小龍故居不是獲評級的歷史建築,局方沒收到業主的保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