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型樓需求仍較大

蚊型樓需求仍較大

【專家意見】新地(016)石湖圍項目擬狂建細單位,伙數增至逾萬伙。有學者及投資者分析,香港現時需求最大為蚊型樓,而非昂貴奢華的洋房。

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席教授冼日明認為,新地做法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由於香港現時需求最大為蚊型樓,而非昂貴奢華的洋房,蚊型樓入場費僅為幾百萬,市場較容易消化,而洋房過往市場已經推出許多,加上發展商手上仍有大單位尚未消化,因此供應應配合市場需求。

去貨快 空置稅影響微

第二,雖然空置稅仍未落實,但一旦落實,首當其衝會是洋房及大單位,因為小型單位吸納速度較洋房大;第三,由於元朗地理位置較遜色,洋房定價較高,日後銷情或受阻,雖然發展商決定興建大型屋苑,但若分幾期推出,不會造成銷售壓力。

資深投資者林一鳴則稱,過去幾年各大發展商將新盤面積盡量劏細,大量納米盤推出市場,這已經是非常普遍,日後恐造成「供應太多,消化不良」。他相信,新地石湖圍大幅增加單位數量,料提供約200方呎納米樓。今年很多納米新盤入伙,市場上一窩蜂地放出租盤,令到租金回報跌得慘淡,較去年前租值低了三成,「我估計未來還會繼續跌下去,或甚至長期租唔出去,新界偏遠洋房更衰,賣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