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八日,香港長官鄭月娥為《逃犯條例》事向港人「真誠道歉」,說未來會「更加着力改善民生」。她自言「更加」,當然有「本來已很着力」含義,而她上任以來,也一直以「改善民生」為言,甚至以救苦救難觀世音口吻,譏諷反對瘋狂填海者:「你們為大海發聲,我卻為屈居劏房的貧家孩子發聲。香港不填海建屋,市民就難安居樂業!」
不過,六月二十八日,有劏房居民團體聯同其他十二個民生關注團體,召開記者會,指出鄭月娥上任兩年,劏房居民生活每況愈下:「她只懂得以劏房戶做填海計劃的籌碼!」作悲天憫人狀,遂其政治目的,是鄭月娥拿手好戲:要藉人工島計劃為中共刮盡港人財富,就說「為劏房孩子發聲」;要修訂《逃犯條例》為中共引渡眼中釘,就說「潘曉穎命案疑兇無法引渡,潘家來信令我心酸」。死者貧者對她來說,無非騙取愚民支持的工具。所以,記者會上,十三個團體紛紛徵引數字,陳述事實,批評鄭月娥不恤民間疾苦,「民生比幾年前更慘」。
現在,鄭月娥「更加着力改善民生」了,但她做的第一件事,卻是為土豪爭取福利:今年四月,高等法院頒布判詞,稍稍限制新界土豪的丁屋特權;七月九日,鄭月娥政府即為土豪上訴,渾不管丁屋政策令貧富更加不均,令不少港人更難覓地棲身。而二零一二年,鄭月娥還「真誠」指天誓日,說丁屋政策非取消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