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鳴斥政府「滲沙」溝淡港金融專才

林一鳴斥政府「滲沙」
溝淡港金融專才

【逆權專題】反送中示威至今沒有緩和迹象,政府亦未有解決政策。這次政府與市民之間的大矛盾,最終會對香港帶來怎樣的影響?熟悉金融界及內地國情的資深投資者林一鳴認為,政府事實上已沒有招數處理民憤,最大可能會加快『滲沙子』,透過輸入內地金融等專才,溝淡香港人。
記者:鍾耀恆

現時在中環及金鐘上班的,很多都是內地人,在投資銀行界,大部份更已是大陸公司。過去十年,港股九成IPO都是內地企業,香港人跟外國企業打交道尚且有優勢,但面對內地企業,香港人就處於絕對劣勢。

港年輕人或被邊緣化

「政府經過今次事件之後,幾件事我諗佢一定會做,第一就是加快『滲沙子』,1997年後多了很多內地人以不同途徑來香港定居,以前集中單程證多,通常是中低收入,現時佢係輸入專才。」

林一鳴指,香港年輕人將面對越來越多高學歷的內地專才,競爭力一定被削弱,以目前20至40歲的人口,約兩至三成為內地新移民,他估計10年後佔比會大增至超過五成。

「第二政府會加大大灣區發展,因為『滲沙』,一面入,另一面就出,政府會希望競爭力稍為差的年輕人去大灣區發展;第三,當香港人一路咁溝淡,無論中央或者香港政府,將來制定管治政策方面就會更加容易,因為支持政府的人會越來越多。」

林一鳴曾任職中資證券行及內地上市公司董事,對內地國情有一定了解。他指日後香港年輕人除非對內地法規、文化熟悉,才有發展機會,否則就會被邊緣化。

「很多內地規矩香港人根本唔知,簡單如食飯一圍枱十幾人,敬酒的次序、每杯酒斟幾多,香港人都未必知,內地人做所有事都要由個關係開始。」

林一鳴平時向內地人自我介紹,都會強調自己是上海交通大學博士,以打開話題。

他認為香港就像紐約,最優秀的人在曼克頓上班,能力差一些就在外圍,香港也是,專才就在中環,其他人就越搬越遠,甚至要到大灣區上班及居住。

新香港人將撐起樓價

對於香港經濟發展,他覺得不會因反送中示威而變差,反而由於「滲沙子」輸入專才,香港樓價只會有升無跌,由高收入的新香港人撐起樓價;唯獨昔日蓬勃的高端消費市場,或會光輝不再,一、二線地區街舖租金,會因內地自由行減少而一直跌,奢侈品相關行業都會回落。

另外,有豐富投資經驗的林一鳴,建議避開高端零售、飲食股,另外汽車及濠賭股都不宜沾手。他認為恒指在去年尾已確認熊市完結,目前已步入牛市,今年有力重上3萬點,個人投資亦已滿倉,三成債券,其餘資金主要都放入股票市場,並主要買入地產、內房、醫療,以及內地基建、建材、券商等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