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動畫製作出《涼宮春日的憂鬱》、《K-ON!輕音少女》等多部膾炙人口的動畫作品,更有份掀起「聖地巡禮」潮流,有專家甚至指它「改變了日本動畫」。
八田陽子1981年創辦京都動畫前身「京都動畫工作室」時,只與鄰居主婦承包大型動畫製作公司的上色工序,四年後才正式與丈夫、京都動畫現任社長八田英明在京都府宇治市開公司。公司早年協作過《多啦A夢》、《蠟筆小新》等動畫,1990年代中期開始擁有自主製作能力,如今發展到有160名僱員的規模,除了動畫製作,亦包辦出版、周邊產品零售等業務。
以京都為背景
獲動畫迷暱稱為「京阿尼」的京都動畫擁有多套大受歡迎的電視動畫系列,《K-ON》、《涼宮》、《熱血自由式》(Free!)、《吹奏吧!管樂團》、《幸運星》、《中二病也想談戀愛!》皆以高中生為主角,作品亦多能登上大銀幕,而《聲之形》就是單獨電影。
京都動畫的作品以影像高質、細緻描繪風景與人物表情、劇本及導技紮實見稱,亦常出現京都風景如鴨川,而《吹奏吧!管樂團》更因名正言順地以宇治為背景、出現大量京阪電車沿線風景,而與京阪電車合作推出特別版列車,吸引動畫迷聖地巡禮。熟諳動畫的京都文化博物館策展人森脇清隆指,「萌」、「聖地巡禮」等流行語都因京都動畫的作品而廣為人知,形容京都動畫是動畫界的先驅。
研究動畫的明治大學特任教授冰川龍介指,多數動畫製作公司都以東京為據點,京都動畫卻堅持在文化根底深厚的京都出發,製作人員亦主要是土生土長的京都人。他又指《涼宮》2006年面世時,適逢網上播放動畫日漸盛行,因此成為開拓美國等海外市場的日本動畫之一,而京都動畫可謂「改變了日本動畫」。
京都動畫的工作室正製作定於來年1月上映的《紫羅蘭永恒花園》電影,未知映期會否因火災押後。
日本放送協會/《朝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