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女領袖】歐洲議會前日通過由德國防長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出任歐盟委員會下屆主席,她將正式成為該會創立61年來首位女性領袖,但贊成確認其提名的議員僅比最低門檻多9人,外界擔心她會在未來五年任期處於弱勢。
不記名投票在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進行,馮德萊恩的提名在383票贊成、327票反對下獲通過。通過提名需要議會絕對多數即至少374張贊成票。
馮德萊恩在表決後致辭,指議員對她的信任「等同他們對歐洲的信心」,形容歐委會主席是重任,宣佈其工作現在開始,「我們有建設性地合作吧」,強調自己一直有意效力歐洲,「那是我的熱忱」。
不以為然 稱「過半就是過半」
她將於11月1日正式上場,接替現任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的職務,容克向她道賀,「我肯定你會是偉大的主席」。德國總理默克爾亦讚揚這位自2005年起就擔任其內閣成員的親信是「負責又可服眾的歐洲人」,期待與身處新位置的她合作。
立場中間偏右的馮德萊恩,僅以些微優勢奪得歐委會主席之位,但她似乎不以為然,指「政治世界中,過半就是過半」。然而,英國廣播公司(BBC)駐歐記者顧求真(Damian Grammaticas)卻認為情況或會令她勢弱。馮德萊恩憑歐洲議會內的自由民主派、波蘭及意大利疑歐右翼陣營加上英國工黨支持下「當選」歐委會主席,但即使她在表決前承諾上任後首100日內會為歐盟提出「綠色協議」,揚言推動立法強制歐盟國家設立最低工資等,歐洲議會的綠黨和社會民主派均不為所動。若英國如期10月31日脫歐,馮德萊恩上任後更會流失工黨支持。顧求真指如此局面,可能會令歐委會難以在歐洲議會推動立法。
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的支持度低,與歐盟各國領袖不按本子辦事有關。歐洲議會5月大選前,各政治黨派已選出其「候選人領袖」,按照慣例,選後得最多議席的黨派,其候選人領袖就可獲提名出任歐委會主席。但歐盟各國領袖對個別候選人領袖出任歐委會主席有異議,經歷多次峯會均未達成共識,最終歐盟領袖本月初在默克爾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推波助瀾下,決定提名並非候選人領袖的馮德萊恩任歐委會主席,惹部份歐盟領袖不滿。
成立「歐洲合眾國」主張離地
況且,馮德萊恩政治經驗不算豐富,政見亦無甚新意,成立「歐洲合眾國」、為歐洲建軍等主張在民粹主義日漸流行的歐洲顯得離地,而領導歐委會這個歐盟行政機關,她除了要負責監管歐盟各國預算、代表歐盟跟各國進行貿易談判等,還要應付氣候變化、英國脫歐等挑戰,更要面對中國、俄羅斯、美國總統特朗普等「外患」,馮德萊恩能否勝任仍是未知之數。
英國廣播公司/《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