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周融幫港出聲 捐款收入大減黃絲網媒突圍 資產上升

財經專題:周融幫港出聲 捐款收入大減
黃絲網媒突圍 資產上升

香港因反送中修例引發的風雨已持續近半年,由修例爭議直至近期多次警民衝突,親建制及反修例一方都積極網上發功,搶佔輿論陣地,最活躍的包括前特首梁振英御用智囊齊心基金旗下的網媒「港人講地」,還開拓新網媒「圈新聞」,另一前特首董建華近年亦開辦「思考香港」及「點知天下」;至於因反佔中而聲名大噪的傳媒人周融,旗下的「幫港出聲」及「HKG報」雖亦有為撐警護建制發功,但本報翻查公司註冊處資料,其捐款收入逐年減少,由初成立的2,730多萬元,至去年插水至500萬元。反之黃絲網媒異軍突起,支持者日多。
記者:黃詠茵

建制網媒2013年起因應反對佔中而相繼成立,當中要數由周融成立的「幫港出聲」最成功,至2015年又成立「HKG報」,網站均接受公眾捐款,點擊前者的捐款連結,會連至PayPal網站,寫明接受方為擔保公司「SILMA HK LIMITED」(以下簡稱Silma)。翻查公司的財務資料,公司初成立兩年,捐款收入就有2,738.5萬元,但往後捐款未見增加,截至去年3月底的財務報表,捐款收入僅得500萬元,相比前一年的1,280.7萬元,已減少七成,2018年的開支更有538.9萬元,令全年公司虧損38.9萬元,同時反映周融在建制派的影響力大減。

周融目前只是打理兩個網媒或在親北京報章內寫專欄。 資料圖片

港人講地入不敷支

提起周融,除了曾出任《虎報》、《快報》、《星島》等高層,亦因為反佔中一役,令他於建制派內風頭一時無兩,2016年底周融帶領幫港出聲一行14人訪京,獲當時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兩小時,當時甚至傳他會成為政協或進身行政會議。然而,往後周融未如預期般平步青雲,至今未有官位,他本人則少了曝光,只是打理兩個網媒或在親北京報章內寫專欄,2018年一地兩檢爭議至今年4月佔中九子判刑,周融才以「保和平、保普選大聯盟」代表支持政府,但未再搞大規模的撐政府運動。

另邊廂,「港人講地」一直被喻為建制網媒的龍頭之一,此網媒隸屬的齊心基金越來越富有,翻查齊心香港基金會財務報表,2017年捐款收入1,900多萬元,較2014年逾930萬元暴增一倍,基金2017年支出2,275萬元,全年虧損344.8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同是隸屬齊心基金的「圈傳媒」2016年成立,齊心基金2017年以「項目服務(Project Services Fees)」形式,支付圈傳媒1,560萬元。

據圈傳媒網站介紹,旗下網站包括「圈新聞」及「史檔」,後者以講述歷史故事廣為人知,前者則以生活資訊為主。

另一位前特首董建華,控有團結香港基金,旗下有網站「思考香港」,去年初又與前律政司長梁愛詩成立擔保公司「思考香港基金會有限公司」,另一持有股份的手機應用程式「點知天下」,與上海政府控股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關係密切,網站則主打消費新聞。親建制網媒如雨後春筍,還有與中聯辦關係密切的「橙新聞」、與《文匯報》使用同一電郵註冊的「點新聞」、還有主打十八區街坊情懷的facebook專頁D18,這專頁與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陳少波有關,建制網媒圖進一步滲入香港生活。

眾新聞去年資產增7倍

另一邊廂,由民間捐款或眾籌成立的獨立網媒亦不斷成立,包括由「主場新聞」變身的「立場新聞」、主打調查新聞的「傳真社」以及網媒「眾新聞」,捐款數字亦相應增加。

「眾新聞」2017年成立,由10名資深新聞工作者創辦,包括《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香港記者協會多名前主席李月華、麥燕庭及岑倚蘭等人,「眾新聞」的「公民記者有限公司」為擔保公司,其財務資料顯示,公司2017年的捐款收入167.9萬元,至去年大增至375萬元,增幅一倍多,更逼近周融「幫港出聲」公司「SILMA HK LIMITED」同年的數字。值得一提的是,「眾新聞」2018年的資產為119.6萬元,較前一年的14.5萬元增加7倍,甚至已超過SILMA的114.7萬元,進一步壯大。

立場新聞直播受讚賞

2014年創立的「立場新聞」,由主場新聞創辦人蔡東豪重新成立,初期因網民不滿蔡東豪而不被看好,默默耕耘下漸見成果,尤以反逃犯修例事件中,站在警民衝突前線、網上直播現場實況而備受讚賞,捐款水漲船高,本月1日的遊行,「立場新聞」更公布籌得230.8萬元。

主打調查新聞的「傳真社」,曾公布2018年收得逾5,600人次捐款292萬元,但年底再縮減規模,目前以每月9萬元月捐收入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