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示威浪潮持續,金發局主席李律仁表示,近月對外與投資者會面時,各方對於香港當前社會政治情況想更多了解,他指香港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有賴法治,是多年以來累積的底蘊,外媒描寫事件對於香港的影響有誇大之嫌。他又指通過私銀甚至資產擁有人所知,香港市場並沒有出現走資的情況。
不擔心短期影響
他未有正面回應如何向政府建議解決當前困局,金發局對外為金融市場作推廣,理解宣傳香港不能單講金融,而是需要「全方面」。他指法治制度能解決紛爭有成效,近月香港的國際曝光率高,但不能說外國投資者非常憂慮,稱他們配置資產亦不會狹窄地理解局勢,金發局未來會更多角度地推廣香港,解釋港市場仍機會處處。
對於短期影響不擔心,但李律仁稱情況持續的話,長遠國際社會對於香港的觀感會否改變,而氣氛又會如何影響投資者取態,現階段仍然在評估階段,難以百分百掌握。
金發局去年由諮詢組織正式公司化,李律仁稱金發局已經建立內部研究團隊,對於某些議題可以更快撰寫報告作回應,短期內就財富管理行業監管將發報告,主要針對家族辦公室專業參與、資料互通等觸及的監管法規問題,金發局將提出建議。
上周百威擱置上市,有指散戶借孖展慘蝕貴息投訴無門,金發局政策研究小組召集人陳翊庭稱,數年前金發局曾經發表報告建議港交所(388)縮短結算周期,她指行政總裁李小加日前亦指將來有望將周期由T+5減至T+1,以後同類型事件散戶可免損失,不過他相信百威放棄上市是個別事件,並非新股市場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