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成交薄弱是否代表無股可炒?筆者的答案是:「當然不是!」其實低成交主要反映大市難大升,始終水能載舟,有資金才可以將個市推升,否則,港股的上望空間始終有限。
從下注個股的角度來看,香港股市仍是有不少的機會,例如筆者在上周推介的金界控股(3918),於過去5個交易天也錄得接近一成升幅。在現時的市況來說,這回報已是不俗了。
筆者不是在晒命,只要適當地選擇股票,股海淘金仍是有機會的,在持股方面,有幾類股票是可以考慮的。首先,近期資金喜歡炒新股,最佳例子是中煙香港(6055),其上市價只是4.88元,但很快便被炒高接近5倍,的確厲害。周二上市的中梁控股(2772)也在兩天內升一成半,看來資金在新股尋寶。假若大家想搵快錢,留意新股走勢是必須的。
另一類的股票可以下注的是內地政策股,筆者的愛股亞洲水泥(743)在過去個半月升了五成,反映資金鍾情於這類受惠內地樓市政策的股票。至於在美國的減息行動又即將開始的時候,有穩定派息的公用股又變成投資者的寵兒。當大家看見港鐵(066)的股價能夠展示強勁升幅,這便可以引證大戶和機構投資者是會選擇優質的公用股了。
關焯照
經濟學家
本欄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