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大台 連登Telegram凝聚集體智慧

無大台 連登Telegram凝聚集體智慧

【本報訊】6、7月連串示威聲勢浩大,全靠發起人善用社交平台。沙田區遊行申請人梁延豐亦分享他和一眾網民在Telegram發起沙田遊行的經驗:「我哋係一個有三千幾人嘅公海谷處理,各有各做文宣、出設(出版設計)、申請,聚集力量比以前有領袖時大。」他認為香港人是實至名歸,入選有正面鼓舞作用:「我哋一直都好想尋求國際認同,而且香港人一直進化緊,越來越團結。」

遺憾林鄭無動於衷

九龍區遊行發起人劉頴匡則認為,在今次沒有大台和主要領導指揮運動的情況下,網絡平台發揮的最大作用,就是成功凝聚集體智慧:「每個人嘅參與程度都高咗好多,每個人都可以提出意見,透過推post或投票,去揀最啱嘅行動去實踐。呢啲集體智慧比起單靠某啲團體領導係更加好。」他亦不擔心連登討論區會被政府秋後算賬:「𠵱家係互聯網嘅年代,就算你封殺咗一個連登,都仲會有千千萬萬個新嘅論壇出現。」

對於香港示威者入選,他指短期而言的確有振奮士氣的作用,但實際上他更覺得欷歔:「無論影響力幾大都好,都影響唔到林鄭政府去作出一個回應市民訴求嘅決定。如果根本唔能夠達到呢個目標,咁呢個影響力又有乜用呢?」

即時應對最新戰況

有份參與早前在多國傳媒眾籌登報的網民Tony表示,對於香港示威者能入選感到感動,更指整場反送中運動屬於每一名有份參與抗爭的香港人,示威者向國際展示出香港人精神。

網民「森林」亦認為連登討論區在今次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算係一個溝通嘅渠道,畀人知道最新資訊,傾吓戰略,可以點應對。」但對今次入選,他直言「得個笑字」:「呢啲排名其實冇乜意思,因為我哋五大訴求都未完成,嚟緊仲有明日大嶼、智能燈柱,𠵱家香港有太多唔好嘅事要處理,就算拎乜獎我哋都唔會好開心。」

■記者陳芷昕、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