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反送中運動在「無大台」下,由網民「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以網上平台凝聚力量成功推動,發揮互聯網力量,舉世關注。香港示威者更成為美國《時代》周刊剛選出的25位最具影響力的互聯網人物之一,文章引述一位Telegram「反送中」示威頻道管理員,指這個組織行動的過程堪稱「直接民主」。有學者形容網上動員令反送中運動聚合,形容為「去中心化」組織。
記者:鄭啟源 謝明明
《時代》介紹「香港示威者」(Hong Kong Protesters)時,指出這場因反對港府強推《逃犯條例》修訂而起的捍衞自由運動,「無領袖,無大台」之餘,卻仍有一個組織行動的中心,就是網上平台。文章指出,示威者善用網上討論區「連登」和加密通訊軟件Telegram,發起由到外國駐港領事館請願,以至包圍警總等行動。
如同直接民主
「連登仔」在討論區力推涉及行動方案的話題以引起注意,而Telegram的投票、頻道廣播訊息、聊天室等功能,令示威者可以迅速動員或改變策略,另外有法援資訊、心理輔導、情緒支援及下次示威提示。文章指出,通過集合群眾智慧與力量的「群眾外包」模式(crowd-sourced)抗爭,示威者揚言會堅持到底。早前有網民眾籌成功在全球主要報章刊登廣告,喚起國際社會關注《逃犯條例》修訂爭議及警察濫暴問題,據眾籌行動其中一位發起人表示,在國際傳媒登廣告製造國際輿論壓力的主意,正是源於一位連登仔。
一直以來發動連串文宣攻勢及動員行動、成功引起國際注意的連登仔「我要攬炒」團隊,回應《蘋果》時表示,保障私隱、言論自由的討論區及通訊軟件兩者都是強權打壓下的抗爭關鍵,亦反映出言論自由可貴之處。對於《時代》形容組織行動過程為「直接民主」,團隊強調,今次反送中行動「係以直接投票方式決定下一步,以民主爭取民主」。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𥧌說,今次運動都是透過「推post」體現多數民意,透過連登及Telegram有高度聯繫,他形容是「去中心化」組織,又認為網絡動員成功的基礎,是達到「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行動共識,「係強調一種行動自由,甚至強調一種容忍」。
專責民陣社交媒體宣傳工作的民陣成員洪俊毅指,反送中運動中不同專業及有不同才能的同路人,各自發揮所長,各司其職,他形容「無大台」情況,令大家在互聯網均等參與。
歐洲議會今辯議案
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香港近期事態發展,歐洲議會已訂於今日辯論一個關於香港的動議。議案提出17項要求,包括促請港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立即釋放及撤銷檢控所有和平示威者、就警方對付示威者手法展開獨立公正及有效的調查,以及敦促香港須確保其法例符合國際人權標準及公約等。
動議由數十名歐洲議會議員提出,包括來自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的Michael Gahler、來自匈牙利工黨的Kati Piri、來自英國自由民主黨的Antony Hook等。其中一項動議為促請歐盟及其成員國制訂措施管制中國及香港獲得違反基本人權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