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之道】報章數碼訂戶新模式 - 鍾秀霞

【選秀之道】報章數碼訂戶新模式 - 鍾秀霞

數碼時代來臨,已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其中一個最顯著的改變,是大幅改變了訊息之傳播、分享及處理方式。

新一代的年輕人或許並不知道,其實在不久之前,接觸大眾的常見方式,仍然是新聞發佈會、採訪、論壇及脫口秀等。

但當社交媒體普及之後,目前無論是藝人、政黨甚至國家領導人,都熱衷於透過社交媒體上傳帖子,分享自己的觀點、甚至是一些重大事項及政策公佈,這些帖子也快速成為新聞消息。可以說,社交媒體已成為傳播新聞的最快工具之一,而其互動的特質,更是吸引讀者的「天然磁鐵」,形成了獨特的生態圈。

無庸置疑,數碼時代對新聞業務已造成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是在不久之前,報紙仍然非常依賴廣告為主要的收入來源,但近年來,網上訂戶已漸漸取代了廣告,成為傳媒的最大收入貢獻者。

曾幾何時,報業被視為夕陽行業,但網上訂戶或將扭轉這一點。根據2017年《世界新聞趨勢》報道,廣告為全球的報業帶來了約670億美元收入,而印刷和數碼發行的收入則更高,達到了870億美元。例如,《紐約時報》現在便擁有超過280萬名網上訂閱客戶。

網上訂戶成為傳媒主宰

網上訂閱和會員制度,對報業的經營前景日益重要。過去,由於廣告商需靠報紙來做宣傳,報紙的印刷量越多,廣告才越多人看。換個角度,報章為了增加收入,或要將廣告商的利益考慮在內。但隨着網上訂戶的重要性提高,傳媒便能專注於讀者的需求和社區的利益。

此外,網上消息已成為了新聞的來源之一,而透過互聯網的資訊,記者可以更快找到相關的統計數據,豐富報道內容。當然,優質的新聞報道,還是需要記者從現場取得第一手資料及採訪相關人士,以取得真實內容。

新聞業的生態正不斷蛻變,由線下走到線上,由免費變為付費訂閱。在丹麥的哥本哈根,當地開始興起一個名為「建設性新聞」的新聞運動,提倡一種新聞報道方式,應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形成自己意見。另一方面,快速事實檢查(Fact checking)的機構如英國的Full Fact已相繼出現,提供公正獨立的服務,並旨在糾正錯誤訊息。這些新的做法或服務,相信都可以為新聞業界帶來正面影響。


鍾秀霞
安聯投資高級基金經理
本欄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