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情講趣】從「聽話」到「對話」  林海峰×陳煩兩代溝通防撕裂手冊

【港情講趣】從「聽話」到「對話」  林海峰×陳煩兩代溝通防撕裂手冊

【港情講趣】
在荒謬混沌的世代,赤誠的年輕人總是衝在最前,但最大的戰場卻往往在壘後的家裏;「非黑即白」的躁動與謾罵,隔代瀰漫着失效的溝通。年輕女作家陳煩一年前開始寫網上小說《全家覆》,以「原創愛回家式幽默」,道出當代的代溝現象,逗趣board game獲得林海峰設計「花生」人物加持。這天,52歲的「後生仔講嘢九唔搭八」鼻祖,與不願透露芳齡的陳煩,這兩位不知隔了多少個generation gap的人坐埋一枱,談兩代溝通。

「標點符號又唔識打,emoji又唔識用,由朝到晚send假新聞同長輩圖……」《全家覆》講述一天家姐幫爸媽下載WhatsApp,開了一個家庭群組,從此便鬧出不少笑話,「tbc...」於網上分享內容引起瘋傳。陳煩笑着澄清,內容不少來自朋友經歷,自己父母卻跟車很貼。

林海峰從來甚少談家庭事,甫坐下,轉守為攻劈頭問陳煩:「《全家覆》若寫在這兩個月會否很不同?呢期全家覆可能會用上『全軍覆沒』個『覆』?」

「絕對會,基調不會如此輕鬆。」陳煩分享她的親身經歷,試過在家庭群組討論社會時事,讓她忍不住激動流淚。「想深一層又覺自己不對,因為上一輩真的未必接收太多資訊,或者他們也有自己的看法,需要我們去了解。」陳煩說,最後她嘗試在群組傳一些影片,再慢慢解釋自己的想法,她希望將訊息滲進《全家覆》中,透過幽默手法,幫助消除兩代關係隔閡。

痛失太易 搭嗲太遲

《全家覆》也不是一味的揶揄抽水,其中一幕講到跟朋友聊天時,朋友透露母親過身後才發現對方有facebook,但add了媽媽後,卻永遠得不到對方的accept。陳煩說起也有點眼紅紅。

從「聽話」到「對話」,當代家庭溝通方式轉變,自稱星期日父親(因為星期日才「當值」)的林海峰,認為溝通的命題「中全世界」,「現今世代每個人都要經歷不同的溝通模式。」他又如何減少家庭斷層的接收,上聯高堂、下達兩女?

「其實我不是一個善於溝通的人,無論是家庭群組及朋友群組也從不活躍。最近太太才敦促我:你答吓個女啦!」入行電台逾三十年、talk show都舉辦了六次的林海峰竟然帶點靦腆說。

飯桌既是家庭會議場、教育地,圓桌飯敍代表團圓、一家人齊齊整整。林海峰生於大家庭,一家人在飯桌溝通,現在延伸到虛擬天地。「我們有用WhatsApp溝通,但仍堅持定時全家人食飯,這樣來得比較真實,我覺得當代溝通的形式有很多可能性。麻甩佬去芬蘭浴傾偈,在醫院和殯儀館傾偈又不同,場景不同、對白也不同,會出到不同的自己或見到別人裏面的另一個佢。」

林公子特別享受在車上與家人聊天,「其中一個人(司機)望不到大家,用背脊對談感覺又不同,大家可以換不同地方去同屋企人溝通,我鍾意行山傾偈同度嘢,會引發很多開會時意想不到的東西。」

由電台、電視、音樂、電影到舞台等,林海峰幾十年來一直透過不同媒介與不同年代人溝通,我是喝「軟硬天師」的奶水長大的。想當年,《廣播道軟硬殺人事件》是最有態度同深度的唱片,軟硬以玩世不恭的態度調侃社會事,籲人反思。《最後今天》講一九九三年蘭桂坊人踩人事件。「樂極變生悲,聖地變禁地,生活唔完美,失色無趣味……」

「嘩!你仲記得我唱過歌!」林海峰戲謔。

定期開壇 當身體檢查

主持嬉笑怒罵的電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轉眼十多年,林海峰每天看盡所有本地報紙,堅持在實體報紙上寫標記,敢言發聲、寸爆我城。最近,連退隱多年的林太、歌手彭羚都罕有在其IG發聲撐香港人愛惜生命。

相對一眾政治冷感的明星歌手,林海峰算是敢言的一個。曾在「反送中」抗議引發暴力衝突的低壓槽中,在節目叩問︰「究竟揸住權力嘅人定殺人嘅人,邊個恐怖啲呢?」他又曾揶揄:「耶穌有無食過催淚彈?這些叫『低殺傷力武器』?你跟耶穌解釋:布袋彈、橡膠彈、催淚彈其實是鵪鶉蛋?……十二門徒變十二暴徒,聖經從此改寫。」

相隔三年,林海峰九月會搞其個人第七次talk show,名為「#FeelinGood 林海峰是但噏 Happy Monday 2019」。問他甚麼事會讓他每隔一段時期就開壇(除了𢱑錢?),他引述了黃秋生的觀點。

「做talk show就如間唔中做body check,看自己身體狀態,年紀大懵盛盛,測試自己記唔記到稿,更重要是檢視自己對外界事物的敏感度和看法。」林公子說,受一代笑匠許冠文影響想做talk show,視為電台節目外的跨界新嘗試。問他在大時代開講,內容會否涉及政治?「下一秒都未知發生乜事啦!事實社會氣氛去到前所未有咁強烈,我的命題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共鳴』,大家感覺到大家。」

林海峰特別關心《全家覆》在現實環境中,會是happy ending嗎?如今香港面對開埠以來前所未見的局面,問陳煩家人造成的傷口會否不能癒合?

「屋企人與其他人不同,幾大的傷口都能經過長時間癒合,再錯再難的環境親情都可以治療。」陳煩說:「結局我想留白。溝通之後,不需要你認同我,因為我明白不是溝通後對方就由一個立場企在我的立場,但希望每一個年齡層,都盡量理解一件事。」

傳媒最關注言論自由,問林海峰看法,他這樣回應:「so far so good。我身處的環境(私營機構)相對可享受較自由空間,我知道好多人suffer中,我還好。」

都說「偉大的政治家都有偉大的幽默感」,而我們的政府,落場自編、自導鬧劇式悲劇,卻一點不好笑。忽然看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英文名原來是On a Clear Day;此刻,天空是混沌的。

我是在「軟硬天師」的惡搞中成長,《廣播道軟硬殺人事件》是反映社會的名物,《最後今天》就是講1993年蘭桂坊人踩人事件。

林海峰不斷嘗試新嘢,包括2015年拍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講中年危機。劇照

林海峰生於大家庭,一直非常保護妻子彭羚和兩位千金。互聯網

陳煩創作的《全家覆》,讀者反應熱烈,其中一場弟弟在家庭群組發了黑人問號的gif圖,媽媽卻問:「這是你的同學嗎?」 tbc...截圖

林海峰替《全家覆》的逗趣board game設計「花生」人物,這遊戲希望透過講故事,讓家人破冰。互聯網

相隔三年,林海峰9月會搞其個人第七次talk show,他自比為定期「身體檢查」。

採訪:鄭天儀
攝影:劉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