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韓國瑜在初選出線後,其副總統候選人搭檔人選備受關注。最近著書剖析「韓國瑜現象」的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主任胡幼偉提出,韓的搭檔至少不能找「韓粉普遍不喜歡的人」,又指副手不能把韓當「細漢」(閩南語,指輩份排行在後的)在指導。
人選不能得失韓粉
胡幼偉昨日在臉書撰文提出韓國瑜副手的四大條件,按重要性分別是支持者接受程度、對韓尊重的程度、互補程度以及接班人的培養。「韓能走到今天,沒有韓粉的大力支持,不能成事。要贏2020,至少不能找韓粉普遍不喜歡的人。那麼,韓粉的偏好到底如何,應該要做內部參考民調,才有比較準確的資訊可供參考。」他形容韓粉跟韓的關係是「父子、母子」,因此副手必須要尊重韓;如果副手把韓當「細漢」在指導,就會使韓粉有危機感或排斥感,副手和韓粉之間就會出現如「婆媳衝突」般的隱患,使韓流失韓粉票。
另外,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的分析文章引述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俞振華指出,韓國瑜在國民黨初選以17個百分點的巨大優勢擊敗郭台銘,是因為韓動員群眾的能力勝過其他候選人。國民黨不分區立法委員許毓仁觀察,韓粉其實是台灣當前社會現象的投射,對執政黨不滿、對缺乏論述主軸的國民黨也不滿,認為國民黨身為在野黨,卻沒有看守好他們的權益,「韓粉某方面很像特朗普的支持者。」
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