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晶型葡萄糖胺 改善關節痛有效推遲置換手術

結晶型葡萄糖胺 改善關節痛
有效推遲置換手術

【本報訊】關節痛在本港五大急性疾病中排行第二位,不論發病位置在膝、腰背抑或手腕,均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一項調查發現,近四成受訪者飽受膝關節痛困擾,逾15%人表示疼痛度及影響日常生活指數達到滿分10分,逾半人曾嘗試服食營養補充劑希望改善症狀,惟不少人對其中有效成份葡萄糖胺認知不足,月花3,000元治病隨時零功效。
記者:王春怡

骨科專科醫生林自強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是常見長者疾病,關節經年月磨損,軟骨慢慢消失,剩下硬骨互相磨擦,痛苦難耐。曾有調查發現,50歲以上男性及女性分別有17%及13%會出現持續性膝關節疼痛,香港每年亦約有4,000宗膝關節置換手術,惟因「骨水泥」有一定使用期限,現時本港人均壽命達78歲或上,醫生盡可能希望置換手術「越遲做越好」,故透過藥物治療紓緩惡化情況十分重要。

逾15%患者痛楚爆燈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在上月24日至7月2日進行街頭訪問,訪問432名曾有關節痛的病人,37%發病位置包括膝關節、腰背關節有16%,手腕關節則有15%等,以10分為滿分,逾一成半病人表示疼痛指數達「爆燈」的10分滿分;16%認為關節痛對生活極之困擾,包括影響日常生活、情緒及工作表現等。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出,調查亦發現52%受訪者曾嘗試服食營養補充劑改善關節痛情況,撇除看醫生的費用,61%病人月花500元以上嘗試紓緩關節痛,當中1%更月花3,000元以上,惟逾46%受訪者坦言各種方法對紓緩關節痛沒有效果;逾95%受訪者從未聽過科研證實有效的結晶型葡萄糖胺,「多廣告嘅產品唔代表有效」。

崔俊明稱,市面上有不少葡萄糖胺產品,聲稱有助維持關節強韌度,但事實上不少屬「零功效」的鹽酸鹽葡萄糖胺或非結晶型葡萄糖胺,根據外國追蹤研究,服用結晶型葡萄糖胺病者,在首三年可延遲一年進行全關節置換手術;五年後需進行手術者亦僅6.3%,遠低於安慰劑組的14.5%。

歐洲骨質疏鬆症和骨關節炎臨床經濟學會(ESCEO)主席Jean-Yves Reginster表示,該會綜合醫學界多個研究,已將結晶型葡萄糖胺作為長期治療關節痛首選,惟由於起效時間需要約6至8星期,病人期間仍可配合止痛藥使用,建議消費者諮詢醫生或藥劑師慎選葡萄糖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