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以「武士攝影師」自居的白石健人做訪問,談得最多的,是成名的捷徑。標榜想法和行徑皆習慣出位的他,50歲當上逆流大叔,決心藉攝影一舉成名。先是捨棄人像照專攻風景照片,花三年時間在譽為北海道絕景的青池拍下一幀早上初雪照,上傳網絡後,蘋果公司終於來叩白石健人的門——這幅名為Blue Pond的作品,成為蘋果電腦的螢幕背景圖片,他也因此名成利就,至今一幀風景照叫價千萬日圓。
白石的人生理論是,叻要讓人知道,「有名氣,你才能實踐想做的事,站出來說自己好叻、拿獎,沒甚麼不好」。
記者:廖梓霖
頂着一頭綠髮、戴紅框墨鏡的白石健人,港人大概不知道他是誰,但若提及他是早前挺身而出指摘香港攝影師在北海道闖禁區拍照的日本人,你也許稍有印象。今年59歲,雖已屆大叔之齡,他對潮流和襯衫仍十分堅持,自言綠頭除了為突出自己,也是為fashion而染,與原宿表參道的年輕人無異。這份不認老的執着,或許源自他DNA裏強大的自我因子。他自言向來不受群體左右,只要不會影響或傷害別人,行事為人皆隨性而行。
中學時,白石健人從祖父手中得到第一部菲林相機,當時令他深深着迷的,是人像照,更曾在日本的新聞社攝影比賽中得獎。中學畢業後,他念過兩間攝影學校,在東京輾轉做過老師,35歲因身體抱恙,回到家鄉北海道,在小鎮美瑛扎根,經營酒店。40歲時他拿到第一部數碼相機,才立下要成為專業攝影師的大志,「我用了10年時間學習,50歲成名」。
專攻風景照 鋪排成名戰略
成名之路,經過精心鋪排,「會購買風景照片的客人,比人像照片來得多,因此我成為專業攝影師的策略,是專攻風景照」。至於成名照Blue Pond,也是他的重要戰略之一,「我看過很多不同的照片,藍色的池很多地方也有,但藍池加上初雪,在我的作品面世之前並不常見,因此我選擇了青池拍攝這幀重要的風景照」。
為了捕捉青池初雪之美,白石健人用了三年,大清早便在青池旁當龍友,「同一片風景,我拍了三年,相機的快門也差不多爛掉。那時數碼相機不便宜,科技也沒現在先進,2GB的記憶卡塞滿了風景照,我便從青池駕10分鐘車回家儲存照片,再駕車回去繼續拍攝」。
2011年,白石健人知道面向專業的攝影網「500px」登陸日本,發覺機不可失,即時在網站上傳Blue Pond作品,「我知道世界上很多有財富、影響力的人都會在這個網站買相,當然在此出發」。Blue Pond上傳後,隨即收到10萬個讚好,為他打下強心針,繼而乘勢參加《國家地理雜誌》的網上比賽,被選中成為佳作之一後,改變他一生的契機便出現了。
白石健人說,當時蘋果公司要推廣Mac Book,配合宣傳Retina display螢幕,高層遂下令搜尋世界各地適合成為螢幕背景圖片的照片,蘋果職員於《國家地理雜誌》比賽中見到他的作品,覺得很有趣,便指明選用他的照片、更令他成為首名作品被蘋果選用為螢幕背景圖片的日本人。
逼蘋果開名 封「武士攝影師」
要出名,也不是順風順水。原來蘋果公司要求獲選的攝影師將身份保密,白石健人為此與蘋果連番搏鬥,「我堅持要公開身份,專業攝影師不應該埋藏功名」,他笑言其他攝影師都收錢了事,只有他不斷死纏爛打,最後蘋果屈服。他的「武士攝影師」稱號,也是從蘋果職員加冕而來,「他們稱讚我贏了這場戰役,做了很多人不敢做的事,為自己相信的堅持到底」。
公開身份後,名成利就,工作機會也接踵而來。至今會買他風景照的人,不乏城中名人,「例如居住在香港山頂的富豪、上海高樓大廈的主人、紐約、杜拜、俄羅斯也有人買風景照,裝飾家居」。他的其中一項工作,便是為客人度身訂做照片,最貴的一幀照片,索價過千萬日圓,「有些客人很喜歡某個畫家的風格,我便會用一個月時間去構思、拍出相同風格的作品」。
成名為了甚麼?訪問中向白石健人提問不下五次,他都是同一個答案:「推廣北海道。」白石健人相信,很多事情要依靠名氣才能成功,「北海道是令我最心安理得的地方,我以前想令北海道變成世界知名的觀光地,卻苦無方法,現在有知名度,才做到想做的事」。他的戰略大計,似是陸續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