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香港在內地民眾中的口碑甚佳,媒體和網上有大量自由行攻略,教路如何在香港購物、如何前往經典香港影視場景如重慶大廈、廟街等地「朝聖」。但2014年佔領運動開始後,內地媒體和網上充斥大量香港負面新聞,出現妖魔化的傾向,連帶令內地人減少來港消費的意欲。從當時起,香港零售業已開始盛極而衰,逐漸走下坡。
《逃犯條例》修訂爭議爆發後,內地輿情對香港的負面報道更加嚴重,網民亦一面倒聲討所謂港獨分子。一方面,內地對香港新聞全面封鎖,只容許報道所謂「暴徒」的暴力衝擊行為;另一方面,內地網民如敢發表撐香港市民言論,或如實轉載真實情況,亦會在內地惹上官非,導致對香港只有一面倒的負面聲音。
避免民主運動影響內地
影響所及,近日記者在微博上,已甚少見到內地網友分享在港購物的「戰果」分享文章,反而見到大量查詢,請教來港時如何避開「戰區」、「暴徒」。甚至有網民呼籲抵制來港購物消費。有分析指,內地官媒、網媒不斷唱衰香港,是為營造香港已經「淪陷」的假象,盡早與之切割,以免本港的民主運動影響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