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上山遛狗,在山道上碰到很多熟人熟狗,於是人跟人打招呼,狗和狗打招呼,人打招呼客客氣氣,狗打招呼更自然,先搖尾巴後聞屁股,氣味相投了,便玩在一起了。有時候會羨慕狗們,如果人類交往也這麼沒機心就好了,碰到了,二話不說,先聞聞氣味,氣味對了才交往,否則扭頭就走。多乾脆。
人雖還要客套,但可不可交,最後也是取決於氣味相不相投的,不管這氣味是香是臭,只要相投,便可相交。這也就是人以群分的道理。人是以氣味相投聚在一起的,這氣味包括了價值觀和審美觀,價值觀固然重要,審美觀則更是凝聚力的來源。審美觀的差異就是看不看得順眼,世上許多糾紛,支持還是反對,說白了就是看不看得順眼之爭,看得順眼,萬事皆休,反之,審美觀相悖的人,必然互相看不順眼,必然形同陌路,必然會起爭執。
這種事情,輕則對公園大媽狂舞的態度,重則對一個國家的信任,矛盾的起因,不過順不順眼而已。
之所以這樣,當然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原因就是這個大媽這個國家的常態表現,喜則順眼,惡則不順眼,硬要把不順眼說成順眼,那就有違自己的審美觀。免為其難跟不順眼者為伍,違反了自己的品味,那是會自己都嫌自己難看的。除非是生活所迫,或者超級世界仔,不然必無法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