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陰晴不定的投資環境下,具避險能力的黃金成為資金避風塘,推動金價不斷攀升,年初至今累升約10%。道富環球投資管理SPDR ETF業務亞太區黃金策略師徐志傑接受專訪時表示,全球轉向低息環境,令買金的機會成本持續下跌,加上中國放水政策、貿易戰衍生的不明朗因素,均為黃金營造有利環境。
他預計,下半年金價有力升至每盎斯1,400美元至1,500美元,較現價有6%至7%水位,「黃金牛市在2016年開始,從歷史走勢及基本面去看,最少可延續多六年」。
中俄央行大舉買金
據世界黃金協會的報告,去年全球央行合共購入651.5噸黃金,創51年新高,按年增幅高達74%。對於央行瘋狂吸金,徐志傑表示,這個情況於新興市場最為明顯,俄羅斯及中國分別是當中的「一哥」及「二哥」。據人行公佈的數據,內地已連續7個月增持黃金儲備,至6月底持有1,926.6噸。
他續指,內地央行以往較少披露增持黃金的情況,但現時更透明並頻密地披露有關數據,「反映在貿易戰下,要讓美國人看到中國不斷買入黃金,不需要太倚賴美元」。
徐指出,最近一、兩年央行佔整體黃金需求,由過往十年平均的10%,增加至15%。以過去十年平均需求計算,他表示,珠寶仍然是最大佔比,有約50%,皆因中國及印度在喜慶婚嫁對珠寶首飾的需求,仍是一如以往的大。
徐表示,黃金的歷史高位是1,900美元,還有逾30%水位,而美股、債券等其他資產就沒有這個潛力。他指不需要將資金100%買入黃金,在資產配置上分配2%至10%作避險之用便可。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旗下的SPDR金ETF(2840),為全球最大的黃金ETF,追蹤金價走勢。徐表示,過去三年資金流入黃金ETF的規模快速增加,而道富SPDR金ETF於香港市場的資產管理規模(AUM),亦由2016年約1.2億美元,增至3.8億美元,增幅逾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