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訪】大鱷巴斯:加碼沽空港元否認斬倉投降 料企業撤資

【財經專訪】大鱷巴斯:加碼沽空港元
否認斬倉投降 料企業撤資

《逃犯條例》引發衝突升級,百威亞太亦基於市況擱置在港上市,百威月初公佈招股時曾令港滙急彈至每美元兌7.78,市傳有對沖基金大手斬美元長倉,轉買港元撲水,包括呼籲投資者沽空港元的美國對沖基金經理巴斯(Kyle Bass)。「大鱷」巴斯透過電郵接受本報訪問時斷言,其間沒有減持或平過盤,「誰說我有斬過倉?隨着時間推移,我們事實上一直只增加港元(沽空)持倉規模。」

記者:劉美儀

隨着招股資金回籠,港息回落,近日港滙又逐步走弱至挨及7.83,本地財金界對這位身任Hayman Captial創辦人的「沽空王」巴斯的言論則不以為然,反認為沒資金流走迹象,政治風險並無衝擊聯滙穩定;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指,近日事件並無觸發資金外流。

對於港元持倉具體增幅及對總資產管理規模(AUM)佔比,巴斯沒有透露。按今年3月Hayman Capital向美證監申報,其中全權委託投資管理組合(Discretionary AUM)規模降至4.24億美元。

「讀書人都看見連儂牆留言」

就當下本港形勢,巴斯回覆時形容,「一切所言僅屬開始」(This has just begun),重申外滙儲備不足以支撐聯滙論看法不變,又預測「企業不會再在港作出具意義投資或長遠計劃,只會諗如何撤走,有錢人白領甚至勞工階層都會找機會移民海外;受過教育的人都看見牆上的便利貼(指連儂牆留言),他們在不遠將來,有一天會在中國鐵腕統治下生活……」

除呼籲沽港元,巴斯旗下基金亦有涉足港股。交易所權益披露顯示,Hayman Capital Master Fund曾入股香港經濟日報(423)及中富資源(274,前稱高寶綠色科技),兩者最後顯示持股已低於5%以下。

對照2007年底及同年8月首次披露持股時平均買入價(每股5.211及2.528元),與昨日收市價比較,若仍持有兩項投資均見賬面損失。

財金界反駁:難衝擊聯滙

渣打亞太區金融市場主管兼董事總經理陳銘僑就對沖基金言論不表認同,他說看不到現時有資金外流迹象,當然外圍消息「可能睇得淡啲」,好些層面如私人銀行亦聽到海外開戶查詢增加,但「客戶層面上見唔到有實際資金外流」。

陳銘僑續指,不覺得聯滙因修例等政治風險受衝擊;對月初港滙走強是否炒家斬倉,他謂外人難估計基金持倉變化,但重申本港財政穩健儲備雄厚,除非對沖基金動員力遍佈全港市民,「衝擊聯滙實在唔容易,唔覺得政府會守唔到。」他相信中國政府「亦唔會容許香港引起咁大波動」。

現時港滙很受利率因素影響而變動,但8月份本地仍有大型招股,資金供應稍緊,息率一抽,港滙又會轉強,他指對沖基金沽空港元多屬遠期而非現貨操作,成本視乎有否借入港元支持空倉,若港息貴過美息,沽空遠期港元的成本就越來越貴。

金管局發言人回應說,在聯滙制度下資金流入流出港元,都按照機制設計進行,過去幾年美國逐步提升利率,流出資金仍不足過去10年流入港元的15%,該局會繼續保持港元市場按聯滙有效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