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姐梅基在多倫多看我Facebook上鋪文,不禁留言:「心痛」!
經歷過她四、五十年代、我六十年代童年家鄉風景與往事,當會清楚一張優質老照片助以回望,深切體會今非昔比;油然心痛,恨時光洗禮改變我們熟悉的故鄉「……是誰令青山也變,變了俗氣的咀臉……」!
Tere Wong,Facebook「集史廣益」谷主,跟谷友分享眾多新界前世今生文字與照片,追隨者以萬計。鋪文原以整個新界為目標,歷史背景比較豐富關係,元朗成為重點;元朗仔女得益匪淺,透過舊照片與各谷友紛紜得以求證,將過去或家族口述歷史、或人傳人以訛傳訛前塵往事洗練,不敢說結果百分百正確,然而在求證過程,得賞各家投入豐富資料,趣味性甚高,老照片收藏起來,亦價值豐沛時光隧道。
Tere不久前尋得一張吾鄉屏山聚星樓,該是六十年代舊照,一看難忘;清貧簡樸老日子,古人老事自心底一湧而上,懇求谷主讓照片分享到網上;生、熟家親網友看了,曾經熟悉這一帶風景者,無不為文塔「桑海滄田」動容。三層聚星樓(文塔)為中心,隱約遠景為火字形屯門青山,近處為田埂河道上填平築起英泥路,單車騎客過處靜感動感齊全。
今天?將文塔逼夾埋身是村屋、是停車場、是西鐵站、是三十萬人口天水圍市鎮。
不用扯遠去巴黎、米蘭;地理與歷史背景都接近的新加坡、檳城,何嘗沒有新建設、新發展?人家可是新舊並列各自芬芳。我們呢?
莫論用在可口可樂瓶罐上,還是特區郵票都特別標榜「屏山聚星樓」文物及人文獨特性,可惜來到歷史留痕現場,遊人定必失望,在香港回歸前後都罔顧歷史文物,保存並活化失力,只餘一片醜惡嘴臉五不像。
顧家煇作曲,黃霑作詞,仙杜拉主唱(容祖兒曾翻唱);80年代《風雲》電視劇主題曲,每次再聽不禁神傷,電視劇出街時為1980年,天水圍、西鐵、三號幹線全部未出現;當時仍在英國,以上發展建設聽也未聽過,天水圍一帶原本良田後來魚塘萬頃,風光無限。數十年過去,霑叔原創的歌詞得以引證:
青山原是我身邊伴/伴着白雲在眼前/碧海原是我心中樂/與我風裏渡童年……是誰令青山也變/變了俗氣的咀臉/又是誰令碧海也變/變作俗流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