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隊醫隨想︰街頭健身運動

運動隊醫隨想︰
街頭健身運動

充滿澎湃力量和視覺效果、早已風靡歐美年輕人的「街頭健身」運動(Street Workout)近年在本港興起,不時有市民在公園的健體設施上,甚至在地鐵車廂或商場扶手電梯上,做出如競技體操的高難度動作。街頭健身原意是讓市民恒常健身,並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以增加效率及普及性,故提倡健身不一定出現在健身房內,應適當地利用街上如公園的健體設施,藉恒常運動來促進健康;但若忽略正確指引而使用不當,則可能隨時受傷,甚至傷及他人。最近有運動創傷門診病人因使用街上鐵馬作高難度街頭健身,鐵馬翻倒而引致膊頭脫骹及肩袖撕裂,須進行修補手術及作長時間的康復治療。

做街頭健身訓練,應先遵守一般健身訓練規則,例如須有足夠的熱身和伸展,訓練時應均衡發展身體的不同部位,注意正確的姿勢動作,並循序漸進地增加訓練的重量、次數和難度,不要操之過急,每次訓練後應留意身體的反應,在下次訓練前亦應有足夠的休息和恢復,以避免急性或勞損性的運動創傷。對比一般健身,街頭健身的市民更應留意其他細節以避免受傷,場地應適當使用社區的康體設施,而非草率地就地取材,使用並非專用作健身訓練或其他不合規格的設施做高難度動作,例如電燈柱、欄杆、地鐵扶手、商場扶手電梯等。另外,部份街頭健身愛好者喜歡做高難度的花式動作,如此不一定能更加強身健體,反而更容易拉傷肌肉及引致關節受傷。最後,不少街頭健身的愛好者都是無師自通,沒有教練指示,更可能自創招式,無疑受傷風險會隨之增加。

市民能恒常做健身運動固然是好事,正確的街頭健身非常值得鼓勵。有關方面可以加強宣傳及教育正確街頭健身的方法,並考慮作出相關培訓,教導正確的訓練姿勢及使用器材的方法。若政府能同步加強社區上各類的康體設施,相信能使街頭健身更普及,讓更多市民受惠。

撰文: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總監容樹恆教授
隔周二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