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三大錯釀沙田血戰

決策三大錯釀沙田血戰

【社總炮轟】
【本報訊】沙田大遊行釀成流血衝突,罪在何方?社會工作者總工會昨炮轟警方三大決策錯誤,首先警方在遊行期間過早設下警戒線,令市民驚慌;警方之後封鎖所有撤離點包圍示威者,更製造亂象;當市民與示威者準備乘港鐵離開時,防暴警又突然出現並殺入新城市廣場武力清場。民權觀察指,當示威者無法離開,往往產生「沸水效應」,激發警察和示威者嚴重衝突。
記者︰曾偉龍

前晚沙田衝突發生前,網上已流傳示威者無路可離開的消息,最終示威者與警方在商場短兵相接,社總當時亦有代表在場,發現警察出現三大令人憤怒及摸不着頭腦的決策問題。社總指出,沙田大遊行氣氛和平,但一批警察因零星衝突,早於下午5時左右在游泳池對出位置設下警戒線,導致遊行人士從終點折返或停留在瀝源邨對出十字路口,互相保護。

示威者當日不打算久守,但警方封鎖所有撤離點,包括游泳池對出、沙田圍河畔橋、天橋往火車站的橋頂和偉華中心對出位置,包圍在場遊行人士,令示威者非常恐慌。由於所有地面撤離點已封鎖,現場指揮官亦沒解釋原因,市民急於覓路離開,欲經好運中心前往港鐵沙田站,卻有大批防暴警在商場外集結,有示威者奔跑至沙田街市方向離開,當中一名女士卻在撤離過程中被警察攔截。

【警方三宗罪 過早設警戒線】 警察早於下午5時左右在源禾路泳池對出設警戒線,遊行人士被迫停留。

【警方三宗罪 堵塞港鐵閘口】 警方一面指示市民入新城市廣場離開,另一面卻堵塞港鐵沙田站。

存心不讓示威者撤離

社總又指,示威者抵達新城市廣場,以為可搭港鐵離開時,大批防暴從四方八面進入商場中央廣場,手持多種武器以威嚇方式驅散示威者,示威者在此情況下惟有將手上的傘和樽向前拋出,此舉亦合理化警方不需舉旗直接射胡椒噴霧的舉動。部份警察更衝前追擊市民,令不少人受傷。社總質疑前晚混亂凸顯警方指揮官決策問題,質疑行動給予警察機會胡亂攻擊市民,並質疑警方若非要作大規模拘捕,有心讓市民離開的話,不需進入商場追趕,亦應給予時間讓正在離開的市民撤離。社總質問到底是特首林鄭月娥和警務處處長盧偉聰下令清場,抑或他們已任由最高指揮官陶輝自把自為。

民權觀察亦指,警方驅散行動期間,港鐵東鐵線曾在個別時段停止於沙田站的載客服務,加上警方佈防,實質上已對示威者形成圍堵,根據外國經驗,示威者被圍後往往會出現「沸水效應」,引致警民出現嚴重衝突,造成與驅散目的不符的不良效果。

民權觀察又認為前晚行動中,大量市民及和平示威者被圍困在警察封鎖線內,警方除非有充足法律依據拘捕示威者,以及決定大規模拘捕,否則不應使用圍堵策略。另外,民權觀察注意到市民對便衣警員沒恰當地展示委任證產生憤怒和憎恨情緒,甚至可能是個別警員受嚴重襲擊原因,警方有必要要求前線便衣警展示委任證,減少不必要衝突。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批評,有警員疏導示威者入商場離開,隨後卻到商場清場,與呼籲示威者離去的說法相違背。他又指,警方進商場後以盾牌和警棍等製造聲響,令在場遊客及街坊驚慌,並追打市民,令市民感覺被挑釁,圖製造混亂。警方濫暴升級,網民發起8月3日再於旺角區遊行,追究警方暴力濫權,遊行下午3時半由花墟起步,終點站為麥花臣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