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深藍家庭小花 走上抗爭最前線 00後:慶幸生於這個亂世

【反送中】深藍家庭小花 走上抗爭最前線 00後:慶幸生於這個亂世

【反送中】
2019年初夏,香港人再一次走上街——經歷多次人數破紀錄的遊行,目擊令人痛心的衝突,見證佔領立法會的歷史時刻。無論在前線或後援,總看見許多00後的身影。他們這一代可說是生於亂世,有人為他們感到惋惜,慨嘆走到前線保護香港的竟是年輕人。19歲的00後阿南卻這樣想:「我反而覺得自己比較幸福,如果沒有這個環境,我們不懂得思考,沒那麼多政治啟蒙。我慶幸自己生於這個亂世。」

阿南在二○○○年出生,是一位電影工作者。二○一四年雨傘運動那年,他只是一個平凡的中學生,沒有留意事態發展,直至一個中學師兄在操場發起絕食行動,呼籲學生關注。漸漸有很多人為他撐傘,陪他一起坐,最後有四個人一同絕食。阿南說:「我覺得絕食是一個辛苦的行為,我感受到那種痛苦,開始思考他為甚麼這樣做。為了控訴政權,為了社會,真的值得?」自此,他對整個體制有獨立意見,那時拍過一兩套微電影,關於學制如何囚禁學生。 在阿南心裏種下抗爭種子的,還有電影《十年》,他仍記得故事《自焚者》中有一句對白,「香港未爭取到民主,是因為未有人死」。阿南輕輕說了一句:「今日體現了。」然而距離民主,大概仍有很遠的路。

首處衝擊現場 不害怕只感憤怒

Karin也在二○○○年出生,她來自深藍家庭,從小很少接觸政治。加上雨傘運動時年紀尚小,她覺得爭取真普選這件事離她很遙遠,不需要特別去關注。直到今年六月十二日,立法會爆發衝突,改變了她的想法。「示威者沒有做甚麼天大的錯誤,我不明白政府和警察為何這樣對待他們。市民只是拿着一把雨傘,但警察卻拿着警棍扑他們的頭,甚至開槍。」那天之後,她認真了解逃犯條例是甚麼,了解不同年齡層的人對此有甚麼見解,為何要出來遊行。

阿南六月十二日那天在金鐘,他說:「真正的政治啟蒙應該是食催淚彈的一瞬間。」催淚彈突然在他腳邊爆開,他嘗試吸氣、張開眼睛硬撐,結果口水鼻涕甚麼都流出來。患有輕度哮喘的他當時很辛苦,小聲說了句「救命」,「立即有兩三個人衝過來,問我有沒有事,然後扶起我。不知道是因為催淚彈還是甚麼,我哭了出來。」撤退到愛丁堡廣場,前線有一個女生大叫,「回來吧,前線需要人!你們退的話,前線被拘捕都沒人可以救他們。」阿南形容,當時群眾誇張地湧回前線,這個畫面又令他感動得流淚。

Karin首次見證衝擊場面則是七月一日。示威者為圍堵升旗禮,通宵留守在立法會及龍和道一帶,她朝早七時就到達金鐘,看看自己有甚麼可以幫忙。當時留守的人士與前線警員對峙,她還看到幾個傷者被噴胡椒噴霧,甚至被人用警棍打到頭破血流,很多人在她身旁運送醫療用品。首次近距離看到衝擊現場,她心裏沒有擔心和害怕,只因警察的行為而感到憤怒。

她的父母政治立場深藍,無論如何也支持警察和政府,更幫警察找藉口,覺得打得對,要讓示威者受教訓。縱然難免有口角,她明白沒辦法一下子改變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成長背景、社會風氣、教育制度與我們不一樣,觀念和想法自然有出入,沒辦法令他們與我們有相同的思考,只能夠不斷和他們解釋 。」

有點廢青但不冷感 「我們看得很遠」

過去,不少人對00後的膚淺印象,是經常玩大陸app抖音,更有人標籤他們政治冷感。阿南笑說,這種說法也不是完全沒有理據,的確很多人跟潮流玩抖音。「但無論你怎樣標籤也好,00後算是一批教育改革下的產物,我們的思想與八九十後不同,但也有一堆人關注這件事。我認識很多00後出來遊行、創作、在媒體上發聲。」

阿南說,00後也許比較「廢青」,但絕不會政治冷感。他其中一個朋友很有領導才能,站在前線指揮如何部署防守,而且決斷力強,有事立即叫隊友退下,不要被捕。「在他身上,體現了be water。我覺得這是00後才做到的事,不會盲目去做,看得很遠、很放,以及有勇氣去做。」

Karin認為,他們這一代最憂心的是目前這個情況,擔心未來沒有自由,害怕未來的家園變得面目全非。「沒有想以後買樓、移民的事情,因為最嚴峻的就是我們現在對抗的問題。」

畫插圖拍紀錄片 勸勉同路人

反送中運動持續至今個多月,有人心灰意冷、有人走上絕路,但換來的只有林鄭月娥一句「壽終正寢」。Karin說,在林鄭說出「撤回」這個詞語之前,她不覺得可以停止,認為這是一個長期抗爭。她製作插圖鼓勵香港人,希望傳遞更多訊息給別人。「我想透過自己做到的小事感染更多人,我當初也是這樣被啟發到。」

阿南則參與了兩條關於反送中的影片製作,一條講述自殺女生的故事,一條是紀錄片,會交到某個比賽。「我記得有句說話是,你不能殺死一個概念(Ideas are bulletproof)。我希望一直堅持下去,拍更多影片和相,記錄在TVB看不到的畫面。」他勸勉同路人,Be water my friend,不要那麼容易傷害自己,你可以做的事還有很多。

6月12日是兩個00後的政治啟蒙——阿南走在現場抵受催淚彈,Karin因看到警察開槍的而決心關注政治,連儂牆遍地開花,她說:「微小的影響,可啟發更多人。」

阿南是電影工作者,參加過不少微電影比賽。他在反送中運動期間拍攝影片及照片,希望「記錄在TVB看不到的畫面。」

示威者走在正義道上,黑衣為記,卻也招來警察的粗暴對待。
受訪者提供

Karin繪下黃雨衣抗爭者、勇敢媽媽及抗爭前線的雨傘陣,為香港加油。

阿南對電影《十年》的故事《自焚者》印象深刻,「我不希望電影預言成真」。

阿南在遊行中拍下黃色雨衣,紀念在反送中運動逝世的同路人。 
受訪者提供

記者:洪慧冰
攝影:〈果籽〉攝影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