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兩地的學界籃球賽事近年跟熱血和青春劃上等號,惟有別於香港的自由「轉會」,出戰台灣高中籃球聯賽(HBL)的球員若轉投另一甲組學校需被罰「坐波監」。外界看來,黃鈴娟因轉校而被禁賽的時光或許像「被偷走的兩年」,但對於這位射手而言卻是磨鍊心態的時機︰「我們知道自己要打的球,不只是高中的籃球。」
記者/攝影:許嘉明
天生好強的黃鈴娟笑言從接觸籃球開始,便認定這項運動是自己所愛,她沒有想過嘗試其他運動,就是專心一意喜歡籃球:「儘管訓練很辛苦,但是籃球有點激發我不想輸的心情。在場上一直有很多很多的挑戰,讓我不斷超越自己。」在永仁國中畢業後,黃鈴娟跟隨師姐步伐入讀籃球名校海山高中,她在高一便在HBL打入決賽,球隊得亞軍之餘,她亦贏得最佳新人獎。
不過,台灣企業中華電信後來撤資,結束跟海山高中的合作,球隊突然解散,球員無球可打。永仁教練時超傑當時為子弟兵特意開辦高中部籃球隊,但礙於台灣高中體育總會規定,曾參與HBL的學生若轉往其他甲組學校,需禁賽兩年才能為新校上陣,黃鈴娟轉到永仁後需重讀高一,禁賽兩年後才能重返HBL賽場。
復出後學界未嘗一敗
憶述禁賽時光,黃鈴娟大嘆初期感覺像無業遊民一樣,但這些經歷沒令她意志消沉,因她接受時超傑教練的安排參加國內大大小小的盃賽,亦有到中國集訓及跟當地青年隊友賽,把握機會累積經驗,為往後的籃球路準備。兩年磨一劍,她在解禁後猶如猛虎出柙,2014年領永仁在HBL以14戰全勝衞冕兼獲選最有價值球員。及後升上文化大學,她亦助球隊以全勝姿態得四連霸。
偶爾從網上看過永仁在13年HBL奪冠的紀錄片,只見黃鈴娟穿着別人的球衣站在後備席打氣。
勇者無懼 散發曼巴精神
被禁賽時,黃鈴娟笑言未有動搖對籃球的愛:「我們知道自己要打的球,不只是高中的籃球,所以我們準備的不只HBL。只要我們一直努力,不管在那階段都可發光發熱。」縱使曾「坐波監」兩年,但黃鈴娟指這制度利大於弊:「如果好的選手都在同一高中,可能這比賽的可觀性就沒那麼高。」
對待籃球,黃鈴娟的態度極認真,因這是項汰弱留強的運動,如不願付出便無法成為強者:「籃球佔我大部份人生,從12歲到現在24歲,我生活裏沒一天沒籃球。」
跟黃鈴娟對話,感覺她散發着「曼巴精神」:對籃球充滿熱情、無所畏懼,最重要是力臻完美。她不只在比賽中渴望擊敗對手,在練習時也同樣有爭勝心:「我們在練習時也不想輸,有一個非常好的良性競爭。雖然籃球是團隊運動,但我想成為球隊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值得一提,永仁高中籃球隊的打氣口號為「勇者無懼」,黃鈴娟亦以行動為此作出詮釋。即使在國際賽場上,身形不佔優的台灣女籃跟列強亦有力一戰,她說:「我們只做自己擅長的事,比賽時勇敢地挑戰對手才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可以失敗不能放棄」
中華台北隊在17年世大運女籃摘銅,皆因全隊都有這種勇於挑戰的心態。作為該隊一員,黃鈴娟笑言:「我可接受失敗,但不接受放棄」,她相信做任何事都有機會失敗,但怎樣克服困難取得成功才最重要:「失敗不是大事,只看我有沒有想再去完成。不管做得好不好,我一定要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