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夏季陽光猛烈,進行戶外活動時,稍一不慎便容易曬傷,小心增加患皮膚癌風險。腫瘤科醫生指,市民應做好防曬措施及避免長時間暴曬,否則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會不斷累積,逾八成皮膚癌個案由吸收過多紫外線引起,尤其皮膚稚嫩的嬰幼兒更應避免曬傷。市民亦可以「ABCDE」口訣分辨黑斑是否屬早期皮膚癌,以及早治療增加康復機率。
記者:何家朗
陽光中的紫外線分為UVA、UVB及UVC,前兩者會對皮膚造成傷害,UVB更屬引致曬傷主因,如長期累積吸收,或引起皮膚細胞突變形成皮膚癌,UVC則無害。
八成個案紫外線引起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最常見的皮膚癌可分為黑色素瘤及非黑色素瘤兩種,2016年本港錄得1,147宗皮膚癌新症,佔所有癌症新症3.6%。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曾偉光指,皮膚曬傷會增加患皮膚癌風險,視乎紫外線指數高低,最快可在暴曬10分鐘內曬傷,而且患癌風險與暴曬次數及時間成正比,本港逾八成皮膚癌由吸收過多紫外線引起。暴曬對皮膚的傷害會不斷累積,尤其是皮膚稚嫩的嬰幼兒更要注意,在紫外線指數較高的日子,家長不應安排子女長時間在戶外逗留。
曾指,相較其他癌症,皮膚癌屬較易發現的類別,因為形態與痣、癦或疣相似,建議市民利用「ABCDE」口訣分辨,如果發現外露皮膚突然出現黑斑,而形狀不規則、邊界模糊或呈鋸齒狀、顏色不均勻、直徑達六毫米以上並持續變大,並有隆起情況,可能屬早期皮膚癌,應及早求醫確認。他指,皮膚癌可透過手術切除,並以電療及化療輔助,一般而言只要及時發現,不會有致命風險。
雖然長期暴曬或引致皮膚癌,但完全避開陽光亦不可取。曾偉光表示,曬太陽可以幫助身體製造維他命D,有助鈣質吸收,令骨骼更健康,亦有外國研究發現適量曬太陽可穩定生理時鐘,提升睡眠質素,亦可預防抑鬱、提升精神健康,甚至可減低患腸癌、乳癌及前列腺癌等疾病機率。他建議應平均每日曬太陽約半小時,配合塗抹太陽油防止曬傷,即可安心享受曬太陽益處。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