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這次國民黨總統初選,郭台銘提出「0至6歲國家養」的育兒政策,韓國瑜提出「65歲以上國家養」的安老政策;朱立倫則炮轟兩人開空頭支票,強調台沒能力走北歐式社會主義的高稅率高福利路線。然而,走民粹路線的韓和郭一直在民調領先,相反標榜走中道、理性、穩健路線的朱卻落後。有學者稱,這標誌着民眾厭倦傳統的政治菁英,藍營選民期望「政治素人」能為國民黨帶來變局。
治理不及選舉人才
擁有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會計學博士學位的朱立倫,是國民黨培養多年的政治菁英,曾任兩屆桃園縣長、兩屆新北市長,亦曾任行政院副院長,地方行政經驗和政治歷練都十分豐富。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柳金財分析,朱代表的是理性和穩健路線,但選情顯著落後於任高雄市長才半年的韓國瑜及零政治經驗的郭台銘,顯示在全球多國民粹主義高漲的大氣候以至台灣民情變化下,國民黨的傳統政治人物正沒落。
「國民黨在2016年大選失去了執政權和立法院控制權,自然期待黨內部有新的變革力量。韓國瑜表現出來的平民路線,顯然不同於朱立倫、吳敦義(國民黨主席)和王金平(立法院前院長)等。」柳金財指出,在常態政治環境下,屬「治理人才」型的朱有優勢,但國民黨欠缺選舉人才,因此韓的庶民語言和群眾路線,頗能取得草根以至中南部選民支持。
朱上台令人沒期待
「郭台銘以往沒參與任何選舉,但因他是國際知名大企業家,企業治理經驗豐富,在台灣經濟往下滑、薪資缺乏增長、失業率增加和年輕人對未來沒希望環境下,郭的出現自然引發大家對他的興趣。」柳金財指,朱立倫批評郭開空頭支票,正好突出傳統政治菁英的保守性格。任職投資銀行的台北市民周小姐是藍營選民,暫傾向不支持朱立倫:「大家都覺得他做太久了,他是政治世家出身,我們對這樣的參選人沒期待,因完全可預期他上台後是怎樣的呀!」
支持綠營的台北市民范先生則認為,韓在初選勝算雖較高,但指郭是國民黨內較強的參選人,容易吸納理性及中間選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