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童謠】全新創作本土兒歌+繪本 唱捉伊人保育地道廣東話

【親子童謠】全新創作本土兒歌+繪本 唱捉伊人保育地道廣東話

江湖傳聞,有朋友說他的兒子讀的小學,大半班講普通話,阿仔因普通話說不好被排斥。曾到小學教ukulele的波波姐姐說:「係真嘅,有半班都講普通話。」「兒歌天后」松松姐姐(陳松齡)近年都說過:「而家直情冇兒歌。」就是這樣,波波姐姐覺得廣東話兒歌應該要傳承。

波波姐姐:「香港而家變化好大,好多嘢隨時無聲無息消失。」我相信包括自由,不過今次主題講地道物事,例如「捉伊人」等兒時玩意,「希望而家嘅小朋友都感受到我哋童年嘅快樂。」

首先釐清一點,波波姐姐:「我覺得我細個聽嘅《小太陽》、《讓我閃耀》,或者今次我創作嘅歌曲,係比較貼近童謠一類,兒歌就包含改編嘅卡通主題曲嗰啲。」同意,童謠歌詞應該比較有含意,即不只是《寵物小精靈》的「活在球內盡是生命」、《自動勝利Let's Fight》的「遇怪魔我即刻變大個」,可能更有教育意義,例如主題會講做人要有禮貌、吃飯要多吃蔬菜、求學不是求分數等等。

《去公園玩》歌詞有提及「捉伊人」一詞,有註釋向小朋友講解意思是「捉迷藏」。

繪本的插畫由畫師Darling負責。

幾歲人仔 聽五月天Lady Gaga

波波姐姐正職是媒體創作人,有製作動畫、剪片等經驗,曾在網上唱作流行曲,近一年為籌備《香港兒歌 天晴童謠兒歌繪本Vol.1》而創作童謠,「我有時帶兩個姪仔返學,知道原來佢哋學校最多唱嘅係英文、普通話兒歌,之後發現原來好多朋友嘅仔女都冇聽過廣東話兒歌、童謠,最多都係聽《Baby Shark》,我覺得小朋友童年冇自己嘅母語兒歌,係好可惜嘅事。」

之後,她開始上網搜尋,YouTube只有路家敏年代的童謠。「繪本會有12首歌,開頭諗住翻唱舊歌,但問過版權費唔平,而且有啲版權都搵唔到持有人,所以就有朋友提議我自己寫,咁我又可以加入一啲而家呢個年代嘅嘢入去,都覺得幾好。當然都有我哋嘅童年回憶,好似一首《去公園玩》入面,就提到『捉伊人』、『埋周』,我諗大家都識,但下一代長大後可能只係知『捉迷藏』,會好沒趣,另外我好擔心有啲嘢未來會完全消失,好似點心車、叮叮,呢啲地道元素我都有加入去。」

說到廣東話歌曲,其實不只兒歌、童謠漸漸消失,流行曲都好危險。有份錄音及獨唱的兩姊妹,9歲悠悠及5歲徭徭,都沒有聽廣東歌。悠悠說:「淨係聽過爸爸成日喺屋企聽同唱五月天,廣東歌……都係聽波波姐姐唱嗰啲。」還有聽甚麼歌呀?「Lady Gaga。」

這是波波姐姐的初心,「而家好多小朋友嘅童年,都係得補習考試搵學校,童年應該係好開心,出去玩,去探索世界,我想將呢啲開心事寫入歌裏面。」12首歌,當中有兩首翻唱,包括韋然的《十二隻恐龍去野餐》及《何家小雞何家猜》,「呢兩首版權比較易搞,因為韋然老師係我朋友。」其餘10首原創歌曲,九成都是她包辦曲詞創作。至於小朋友歌手,「之前問好多朋友有冇合適小朋友,其中一位朋友即係呢本繪本負責畫畫嗰位,佢教畫畫嘅學生中有悠悠同徭徭,聽過佢哋send畀我嘅歌之後,覺得佢哋唱得好好,就搵咗佢哋幫手。」

悠悠平常要學中文,興趣班有手鈴、大提琴、畫畫、溜冰,她說:「我最鍾意《我不是成績表》,因為呢首歌話畀爸爸媽媽聽,我哋唔係只要成績好,我仲有好多唔同天份可以發揮。」即成績差也不怕?「係。」那你成績好不好?悠悠擰頭,哈!其實讀名校的悠悠只是謙虛;妹妹徭徭呢?「最鍾意《做個太空人》!」沒解釋原因。 「比起寫流行曲,我覺得創作兒歌、童謠仲難啲,因為歌詞比較難寫,要喺短短嘅歌入面講出想表達嘅意義,但又唔可以一味說教、嘮叨。反而喺旋律方面就好啲,冇流行曲咁多計算、扭音,要比較簡單直接,容易入腦。」

身為兩個小朋友的姑姐,波波姐姐的兒歌題材都來自日常,「好似佢哋唔鍾意食菜,但因為咁去廁所有時會辛苦啲,所以我就寫咗隻《蘋果超人大戰秘秘怪獸》,講蔬果食咗入肚,就好似變身超人咁喺身體入面打怪獸。」「秘秘」應該是「便秘」的BB話。

《香港兒歌 天晴童謠兒歌繪本Vol.1》內每首歌均附樂譜。$150

唱畀家長聽 別只睇成績好壞

「都有啲歌係畀大啲嘅小朋友聽,話畀佢哋知除咗追求成績外,都可以找尋夢想,仲有啲歌係畀家長一齊聽,好似《我不是成績表》,想同家長講,唔好淨係睇小朋友嘅成績好壞。」最後還有一隻bonus track叫《黑眼睛》,寫這首歌的是波波姐姐的朋友Issac,「其實係Issac寫畀個仔3歲生日嘅禮物,講而家香港時勢比較差,但家長都會想畀一個好嘅童年佢哋。靈感係嚟自顧城嘅一首短詩《一代人》,希望佢第時大個聽得明嘅時候,明白多少少自己生於一個點樣嘅年代,喺呢個年代做家長,係唔容易嘅。」波波姐姐未結婚,問到未來會否想要小朋友,她說:「應該唔生,起碼見到香港有個好啲嘅未來畀小朋友,先會考慮。」

這個年代,慶幸還有懂事的年輕一代,希望再下一代能得到快樂,也希望他們能在有廣東歌的世界中長大。當然,亦慶幸在他們的回憶中,沒有譚詠麟的叮噹百寶袋和鍾鎮濤的九唔搭八。

facebook:天晴童謠Sunshine Nursery Rhyme

採訪:陳孝義
攝影:鄧鴻欣
部份圖片由天晴童謠(Sunshine Nursery Rhym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