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世界》蹄風獨攬大權,從五九年到八一年整整二十年左右,其間主要有鄭重輔助。這段時期,武俠小說氣勢最盛,除了金庸、梁羽生,港台名家盡歸旗下,古龍、卧龍生、諸葛青雲、司馬翎等台灣四大家的稿子,長期刊登;香港方面自也不弱,有金鋒、石沖,張夢還、倪匡,可以說《武俠世界》一出,誰與爭鋒!《武俠與歷史》雖有金庸支撐,亦非對手,更遑論後來的《武俠春秋》。我從未見過蹄風,可他的名字,我進入環球出版社後,常聽到有人提及,尤其是第二任老總鄭重,在交接時,說他是一個勤奮的老報人。有一年,跟羅斌聊天,說起蹄風,先讓我看一幀照片,秀才賣相,溫文爾雅,繼而說:「周先生工作認真,既要編《新報》馬經,又要兼顧《武俠世界》編務,通常早上弄馬經,下午搞雜誌。星期六晚上還得加班寫賽後評。」羅斌自己也很勤力,下午回報館主政出版社,晚上編報,深夜時分駕着摩托車往片場發工資。說到馬經,蹄風是老前輩,資歷僅次老吉(沈吉誠)。他的《叔子》馬經,當年是全港最暢銷的馬經。曾對人言,我最主要收入源自《叔子》馬經。當年辦馬經,最賺錢,幾角錢報價,收七折,而出紙只一大張,比起日報動輒出紙五、六張,省下不少紙錢。
蹄風學問不輕,廣州中山大學經濟系畢業,諳中、英文。四八年內戰,避難香港。任米業商會秘書,住在莊士敦道,工作輕鬆,空閒寫作。蹄風哲嗣周永新教授回憶說:「爸爸每天伏案寫文章,我就每天為他各家報館送稿,我們很少有機會聊天。」可見忙碌。蹄風喜歡馬,寫武俠小說時,想到蹄聲得得,就冠以「蹄風」筆名,他跟當時的武林宗師董英傑,吳肇鍾是好友,茗茶閒談,從他們身上聽得不少武林軼事,筆之於書,即成上佳武俠小說。除小說外,寫馬經也了得,引起羅斌的注意。五九年創《新報》,便找蹄風題報首兼編馬經,因真名有個「叔」字,便改名「叔子」,想不到一炮而紅。羅斌告訴我,叔子評馬獨到,用筆精簡,讀者易明。他的貼士很有水準,尤擅貼冷馬。六十年代,叔子參與貼士比賽,貼中大冷馬《喜鵲批》,鰲頭獨佔,取得獎盃,聲名大振。寫馬經、編雜誌,叔子已夠忙,收入大好,小說漸漸減產,六十年代中期開始淡出,《武俠世界》遂由副編鄭重接手。
鄭明仁對蹄風小說,頗有研究,排列出彼之「清宮小說系列」,由《密勒池劍俠傳》的明末李自成開始,中經《猿女孟麗絲》、《天山猿女傳》、《遊俠列傳》、《龍虎恩仇記》、《清宮劍影錄》、《武林十三劍》等書,下迄《龍虎下江南》的乾隆朝告終,大部分講明末清初反清故事。這個龐大系列,與梁羽生由明萬曆年間開始的《白髮魔女傳》、《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雲海玉弓緣》等可堪相較,除時代相同外,有些重要角色衞者都有描述,除開歷史人物李自成、雍正、乾隆,傳奇人物如長平公主,呂四娘、傅青主都有道及,可角度大有不同,梁羽生將李自成塑造成農民起義英雄;而在《密勒池劍俠傳》裏,李自成是一個兇殘成性的草莽,九宮山兵敗身亡,乃天理循環,死有餘辜。作家政治立場不同,人物處理大異。正如葉洪生所說,蹄風不曾受過西方文學薰陶,可創造的人物,卻也有破格之處。司馬長纓跟女魔頭飛鳳有了不尋常關係,糾纏不清,一般寫法定必是飛鳳因愛而改邪歸正,可蹄風安排飛鳳大異於前人,不止沒有改邪歸正,還大殺正派角色,甘鳳池,呂四娘、了因等全都死於她手下。兇殘陰騭,決非一般宅心仁厚的武俠作家所能下筆,寫法大膽出格。偶也有神來之筆,《猿女孟麗絲》尤甚,身為女俠卻遭雍正迷姦,甘心做他王妃,正義女俠竟然成了大反派的俘虜,可謂驚天地動鬼神。蹄風一九八一年故去,距今已三十八年。周先生是《武俠世界》第一代掌門人,臂助武俠小說推展,我作小輩,向他鞠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