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上水】
【本報訊】「光復上水」遊行原意是針對區內多年未解決的水貨客問題,遊行約於3時半開始,未夠5時已宣佈結束,主辦單位聲稱有二至三萬人參與。上水市中心一帶多間藥房早在遊行前已關門停業,連電器舖也提早收舖,但東主支持光復遊行,笑言減少水貨活動有助紓緩該區租金壓力。
記者:伍雅謙 梁銘恩
記者下午3時許,在臨近遊行起步前發現,水貨客重災區包括新康街、新功街及新豐路,只有小量藥房及化妝品店開門營業,但不見水貨客掃貨,只有零星行人拖篋經過。警方則派員駐守各街頭,短短一條新功街已有近20名軍裝警員。
在這裏營業20多年的街坊電器舖亦提早關門,老闆吳先生見證多次光復上水行動,指過去光復行動未有影響街坊店,但為免殃及池魚,昨日仍提早四小時關門。他還說,光復行動「可以令到啲租平返啲囉」,並批評水貨客導致街道滿佈垃圾。
位於新功街的一間雜貨店未有因遊行活動關門,老闆李先生指,支持以合法途徑爭取權益、表達意見,「我做街坊生意,應該唔會針對我啩?」但他預料昨日至少損失三分二生意額。
福建客:看着覺得好笑
組織遊行的「北區水貨客關注組」發言人梁金成稱,遊行是要求政府回應多項訴求,包括正視水貨客問題、取消「一周一行」、加強檢控阻街等。參與遊行的陳小姐在上水居住,投訴深受水貨客問題困擾,「佢地28、30吋篋都照係條街開晒,叫佢借過仲會俾佢鬧番轉頭」。同行譚小姐則表示參與遊行是向政府重申反送中的五大訴求,期望政府回應。同為上水居民的梁先生一家三口參與遊行,他樂見反送中運動令香港人覺醒,小型行動散落社區,開始關心切身的民生議題。他指,近10年被水貨客問題困擾,旅客以行李箱佔路,政府卻從沒正視過,「議會裏面建制又係大多數,完全代表唔到我」。
來自福建的旅客寧女士昨日在上水購物後坐在新功街路邊休息,她說首次來港一天遊,對遊行感到好奇,「我們福建沒有這樣的,看着覺得好笑」,對遊行訴求並不了解。她在附近藥房一共買了四罐奶粉、五排牙膏和四支沐浴露等,記者向她解釋遊行是抗議水貨客滋擾民生,她說「香港也是大陸的呀」,認為市民無權阻人購物,但她自己並非水貨客,只是買來自用和送禮給朋友,但既然港人不歡迎內地人,以後就不再來了。
政府發言人回應稱,政府十分關注水貨活動對居民日常生活帶來滋擾,有關執法部門及機構一直採取多項措施,改善鐵路和口岸秩序,減低對居民日常生活的滋擾和對環境衞生的影響,並因應水貨客的作業模式調整行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