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社會運動,除了爭取某些訴求,「全民覺醒、遍地開花」是更重要的目的。眼下這場反修例運動,香港人的進化速度叫人想像不到,市民的決心、創意、幽默、團結,加上通訊科技配合,運動規模不但使本地人嘖嘖稱奇,國際社會也看傻了眼。但遍地開花的同時,也令人惴惴不安。
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場運動會把香港帶到哪裏。
香港政府的無能是問題根源,特首完全不能回應民間社會,西環和中央更一直在說另一種語言,與港人無法溝通。面對如此高能量的社會運動,如此高質素的公民社會,特首無力招架,老鼠拉龜,所說所做的都成了笑話。
林鄭或者以為政府一直捱打,打的人始終會累,大家氣下了便沒事;以為行會立會放暑假了,抗爭者會進入休戰狀態。事情沒如此簡單,政府愈不作為,公民社會的進化速度愈快,行動也愈要升級。民間訴求已由反送中,演化成抗警暴、反專制(紅媒、選舉制度不公、建制派蛇齋餅糭),由地區議題(取消屯門公園自娛區)到爭取真普選。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史無前例地高。遊行時只要喊一聲「香港人」,便自然有人和應「加油」,不待人帶領,民眾完全自發。連儂牆上,又是一句句香港人加油。反建制不同光譜的人大團結,有難同當感覺很強,與「一國」更見疏遠。若問誰弄至這田地,就是特首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