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全球最大型新股百威亞太(1876)或要延期招股計劃。消息指,百威未能如期在昨日(12日)定價,主因有美國大型投資者「壓價」,要求以低於招股價下限認購。百威與承銷團若未能在下周一(15日)就定價達成共識,其招股計劃將會取消。以孖展認購的本港散戶,勢要蝕息蝕手續費。
百威以每股40元至47元招股,發售16.265億股,其中95%國際配售傳已獲超額認購,原定昨日定價。但路透及彭博昨午起引述多名消息人士指,百威要推遲定價,原因眾說紛紜,有指有美國大型投資者「壓價」;承銷團無法鎖定足夠的長線基金,以目標定價認購;評估投資者認購的交易安排行,至今都難以找到足夠的真實需求,令該公司難以定價;亦有指有投資者想「抽飛」等。
本月15日前需確定價格
百威與保薦人摩根大通與摩根士丹利正於紐約就定價協商,亦就上市計劃衡量不同的方案,當中包括推遲上市,並更改條款,現時正研究細節安排,未有最終定案。據招股書,若無法在本月15日前確定價格,招股計劃會失效。
港交所容許新股下調招股價,最多為指示性發售價的10%,但截至昨日,百威仍未有宣佈,意味該股不能下調招股價,亦不能縮減發行規模。此前市傳百威公開發售吸引11萬人認購,超購1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