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寫週記:痛風 - 鄭志文

家庭醫生寫週記:痛風 - 鄭志文

痛風頗常見,而且是有可能反覆發作,所以家庭醫生很常會診治痛風病人。今天,就有一位初次發作痛風的病人,一覺醒來,右腳拇趾關節紅、腫、劇痛。告訴我他的感受,就好像發現隔夜美股突然大跌。預期這事情是遲早發生於自己身上,但也難受。還要好好計劃以後日子。

現時網上資料很容易翻查,病人對各種疾病都有些基本知識。不過,熟知各自疾病的詳細描述,與根據病徵作臨床診斷是兩碼子事。所以,我嘗試以另一角度,分享甚麼情況不是痛風症。

1. 頸痛、腰背痛多數不是痛風。
2. 靜止時不痛,有動作、特別是負重動作的關節痛,多數不是痛風。
3. 膝頭走路時痛,特別是兩邊膝痛,多數不是痛風,也不是骨質疏鬆。
4. 小童及青少年關節痛,多數不是痛風。
5. 腳跟着地時痛,早上醒來下床時特別痛,也多數不是痛風。

另外,痛風症其實是關節炎,臨床徵狀也是急性關節炎的四大病徵:紅、腫、熱、痛。所以,要考慮其他引發關節炎的原因。相對來說,單次發作的痛風關節炎其實後遺症不大。痛苦是固然,但稍為延遲治療,也很少會造成嚴重或永久傷害。相反,細菌感染的關節炎,可以短時間內對關節造成永久破壞,甚至可以因為感染而致命。所以醫生會特別小心,留意特別是大關節發炎,例如膝關節,而病人有其他病徵,例如發燒、整體狀況不理想等。需要時,醫生會建議抽關節液作檢查。

要確診痛風症,沒大家想像般簡單。首先,尿酸只是名稱,驗尿並沒有幫助。痛風症患者一般是血液內尿酸過高。不過,正常尿酸水平人士也可以患急性痛風關節炎。而痛風發作時,血液尿酸水平未必會上升。更複雜的是,平時尿酸高人士,也有可能患上其他關節炎。

除非是尿酸引致的慢性或反覆性關節炎,X光檢查不會看到結構破壞。最準確診斷,需要抽取關節液,找到尿酸結晶。不過,這樣做有點複雜,臨床上亦不是完全可行。有一個簡單方法,是單用口服colchicine(秋水仙鹼)。如果是痛風,大部份很快會紓緩發炎徵狀。這樣就既診斷,亦治療。

mailto:[email protected]
鄭志文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