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向全香港市民嚴正宣告:「粵港澳大灣區」雖三年內實行人面辨識的社會信用數據系統,但香港絕對不加入。
亦即「粵港澳大灣區」,在人面辨識大數據社會信用評分制這一塊,變成了「粵澳大灣區」,獨缺了香港,或香港分裂了出去,將來香港人即使大灣區江門中山珠海滿街遍山跑,周圍的人,接受面部分數監察,香港人的行為品格,享有不受監控評分的特權。
但表面上,不評分歸不評分,香港人一進中山珠海,千萬副攝錄機加天眼,那張炎黃子孫的臉孔還是照樣掃瞄,數據資料照樣存檔。只是國家憐恤,尊重一國兩制,這個跑進來的香港人即使品格惡劣,其人及其一家,亦將不遭國家懲罰。
這樣一來,香港的所謂年輕人,必然對於進大灣區之粵省腹地,又加了一層強大的抗拒。林鄭的特區政府,在香港宣傳粵港澳大灣區,要另撥幾十億,在香港中小學重點宣傳以下各點:
1,粵港澳大灣區之社會信用計分系統,深受十三億人民歡迎,是一件保障中國人品格質素提升和維護社會穩定的好事。你們北上讀書置業定居,不應抗拒。
2,但是根據一國兩制之下香港這一制,深圳河以南不實施。亦即據「一國兩制」標準,此系統對於香港人不是好事,所以香港絕不實行。
3,唯雖然香港這邊是壞事,一進中山江門就變好,於是粵澳大灣區,缺了香港,不知對香港人,是壞還是好。深圳人看見香港人有特權,又會不會示威遊行,要求去掉面部那個枷鎖一樣的黃框框。若深圳遊行,那時「大灣區」已經「生活融合」了,香港人又是否應該支持。
此三點之邏輯,如何歸納,到底是何種「大灣區生活哲學」,我建議中港地產商贊助,若地產商都開始撤資跑路不肯出錢,由林鄭聶德權撥款一億,請幾個粵港澳公共知識分子、社會學哲學教授、微博網紅,一起舉辦一場超級口水論述大會,讓七百萬香港人,增點讀書思考知識。
不論這批學者知識分子在台上拿着一個咪高峰如何宣講、背轉身就去申請加拿大移民,記着,文化人也要吃飯,這種學術公關騷,要付足出場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