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
【本報訊】DSE誕生12位狀元,站在尖端的喜悅,今年並非傳統名校生專利,來自地區名校觀塘瑪利諾書院的狀元杜焯賢,出身公屋、單親家庭,他寄語基層生相信自己,勿因背景自卑。來自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的超級狀元甘浚祺患急性白血病,決心從醫回饋社會。今年分別有嚴重聽障、視障的考生,憑毅力克服障礙,同於文憑試奪得3科5**佳績;亦有在囚青年苦讀下取得6科21分,好成績令人鼓舞。
一直以來,「高中狀元」常被視為傳統名校生及中產家庭子弟的專利,基層學生則與狀元無緣;但觀塘瑪利諾書院的「平民」狀元杜焯賢,縱使出身基層單親家庭,亦非來自傳統名校,仍在母親支持下自強,成功打破宿命。他勉勵其他基層學生勿因家庭背景而自卑,要保持信心,背後總有家人、教師及同學陪伴。
讀書要訣:貴精不貴多
觀塘瑪利諾書院屬觀塘區內的地區名校,在2003年及2010年「末代會考」中各誕生一名十優狀元;今次杜焯賢則為該校首名DSE狀元,主修理科,考獲七科5**,數學延伸單元二(M2)則考獲5*。杜同學自小校內成績優異,但得知成為狀元時仍感驚訝。他心儀港大牙醫,因兒時蛀牙嚴重,拔牙治療時十分痛苦,因此立志成為牙醫,希望幫助更多病人。
居於公屋的杜同學來自單親家庭,由母親獨力養大,雖然媽媽昨未有親身到場分享喜悅,但他仍多番在鏡頭下感激母親多年來照顧,並稱母親的管教方式較寬鬆,從不強迫自己讀書,笑言母親只有間中囉唆「你再唔溫書就冇第一㗎啦」。他讀書要訣在於「貴精不貴多」,閒時喜愛打機,甚至準備DSE期間仍偶有打機放鬆,感謝母親信任自己而未有阻止。
杜同學勉勵一眾師弟,即使出身基層,毋須因為自己的家庭背景而自卑,對自己成績有要求的同時,切勿因過份擔心成績好壞而失去信心,要記住背後仍有家人、教師及同學陪伴,「用呢種信念行落去」。
校長余健華說大部份觀瑪學生均與杜同學一樣,家境並不富裕,甚至無法花錢補習,學校便是他們學習上僅有的依靠;一眾教師都明白這一點,願意額外投放心力,幫助有需要學生。
聖馬可中學今年同樣首誕DSE狀元,陳韋諾同學考獲7科5**,將選讀中大醫科,立志成為醫生救治病人;父母得知兒子成為應屆狀元後都非常興奮,將舉家外出慶祝。
■記者何家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