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二黑警暴動之後,我偶經當日暴動區,看見市民在路旁貼了些標語,其中兩句最是可人,一曰「不分裂」,一曰「不割席」。
二零一零年民主黨附和曾蔭權政府,通過政制倒退方案,不久就有個標榜「打倒共產黨」的組織,以「票債票償」為名,每逢選舉即狙擊民主黨,駸駸及於公民黨及整個民主派,而自稱「本土派」或「城邦派」,令港共漁人得利。民間力量從此分崩離析,過去十年完全無力抗衡港共,多拜這個「打倒共產黨」組織之賜。
鄭月娥政府眼見民間力量不振,更加無所忌憚,夥同立法會在朝派,無惡不作:一地兩檢、強把民選議員革職、剝奪市民參選權、厲行黨禁、恐嚇外國記者、包庇失職的鐵路公司、羅織罪名重判民權運動者入獄、東大嶼計劃等,指不勝屈。他們只是想不到,《逃犯條例》修訂終於再度激起港人同讎敵愾精神。而經過十年教訓,多數港人顯然也終於明白:寇讎當前,分裂、割席無非自取滅亡之道。
於是民間人權陣線一呼,上街遊行抗暴者以百萬計。年輕一輩更以游擊方式,力圖癱瘓鄭月娥政府,口號是Be water(沛然若水),而不是什麼「本土」、「城邦」、「先安內(翦滅民主派),後攘外(抗共)」等。鄭政府措手不及,第一次吃了敗仗,暫停《逃犯條例》修訂。港人現在必須提防的,是那個「打倒共產黨」組織死灰復燃,像癌細胞一樣,令民權運動不斷分裂,直到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