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對社會對特首林鄭月娥拒回應撤回送中惡法等五大訴求的憤怒無法平息,林鄭昨藉主持行政會議前再見記者試圖解畫,公開承認推動《逃犯條例》修訂全面失敗,但她情願用「壽終正寢」形容送中惡法狀況,也不肯用「撤回」字眼;又辯稱政府從無將6月12日金鐘的衝突定性為暴動,以監警會已決定全面審視來拒作獨立調查,又以不違法治精神拒絕不追究或特赦涉犯法示威者,加上拒絕下台,民間五大訴求繼續落空。各界幾乎一致負評林鄭的回應,民陣指「壽終正寢」非法律詞語,直斥政府有法不依;民主派批評林鄭只是「老調重彈」。
記者:林俊謙 呂浩然 陳珏明
林鄭昨早會見傳媒,是自上月11日後,再次在行會周二例會前見記者,而行會亦隨即休會至8月27日復會。她甫開腔即稱自己為香港社會過去數星期發生的衝擊和瀰漫的負面情緒感到心痛,她之後回應民間提出的五大訴求,其中針對要求撤回惡法,她提出「新說法」,基於小部份人擔心,故清晰說明條例草案已壽終正寢,然後再加上一句英文「the bill is dead」。
民陣炮轟放不低傲慢
她回答記者提問時稱今次說法和過往沒有分別,但可能市民需要一個斬釘截鐵說法,「所以條例草案壽終正寢係一個相對很斬釘截鐵的說法」。不過「壽終正寢」非法定說法,即使林鄭明言「草案已死」,但實際立法程序上,未撤回仍意味明年7月前,政府只需要最少12日時間即能重啟修例,箇中主動權亦完全掌握在港府手上。
林鄭繼續當其餘四個訴求無到,關於撤銷暴動定性,她稱「我們從來沒為6月12日喺金鐘一帶發生嘅事作出一個『暴動』嘅定性」。但當晚政府新聞處發出逐字紀錄,林鄭向全港市民發言時,曾說過「暴動行為」字句,明顯有為集會定性為「暴動」。針對民間提出不檢控在反送中抗爭中嫌犯,林鄭就「斬釘截鐵」說不,稱違反香港的法治精神,更指檢控由律政司作出,不受任何干涉,須依法辦事才能展示香港是個法治社會。
對於外界提出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追究警察濫暴,林鄭以監警會決定全面審視6月9日以來大型公眾活動,並以報告會公開為由,指「社會會知道喺呢段時間內呢啲事件發生嘅真相」。至於市民要求她問責下台,林鄭稱仍有熱誠為市民服務。
民主派對林鄭回應拒絕收貨,民陣召集人岑子杰批評林鄭放不低其傲慢,會研究下一步大型行動以表達意見;又指「壽終正寢」、「暫緩」皆非法律詞語,反映林鄭政府有法不依,並強調市民五大訴求未獲回應,林鄭又未能承諾停止拘捕,對話並無作用。7.7九龍區遊行發起人劉頴匡認為,林鄭不肯提「撤回」,全為她個人面子問題。
料更多政治炸彈爆發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就批評林鄭的回應只是老調重彈,形容「壽終正寢」之說只是她與市民「鬥氣」的政治術語;眾志認為警察暴力是香港市民感到極為憤怒的社會問題;又認為政府要解決現狀,必須要有針對政制改革的倡議。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形容,林鄭政府對現時危機處理「慢兩步」,「如果6月9日宣佈暫緩,局面可能已經唔同;佢再出嚟冇新offer,但已經多咗新嘢,本來只係查6.12,家陣要查埋7月7日警察旺角濫權,呢啲回應字眼上回應唔到訴求,加上新矛盾,只會激起更多民憤」。他直言,現時香港社會的結只有政府才可作主動解決,「就算做唔晒所有訴求,起碼做獨立調查,再話撤回,先可創造對話空間」。不過,他坦言警隊的阻力令獨立調查幾近沒有可能,預料林鄭短期內只會面對更多政治炸彈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