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George Taylor提出了關於裙長的理論(hemline theory):股巿好的時候,女人會穿短裙;當裙腳放長的時候,那就要小心,股巿會跌,整個經濟也會差起來。裙子長短是股巿升跌的指標,差不多一百年後的今天,不但只是股巿,裙子被添上各種社會意義,由其長短、穿法、款式,連繫到經濟、民生、社會、文化、道德思想……。裙子論的覆蓋範圍無遠弗屆。
造型、撰文:楊慧珊
攝影:周樂恒
示範:Zuzanna at Sun esee
化妝:Jasmine
髮型:Ziv Lau
長裙當道社會不穩
上世紀美國經濟學家George Taylor提出的概念,大概就是說從女性裙子的長度,能夠看出社會經濟的興衰,我們今天再來驗證一下這理論是否依然合時宜。
60年代,裙子最短的年代,當年社會、經濟、民生一致向好;近年短裙罕至,今個秋冬季品牌都以百褶長裙為主,不規則的裙襬跟不穩定的社會狀態無縫接軌。
men's skirt dressing
在性別模糊的觀念下,裙子不再是女性的專利,男性穿裙已經不是新鮮事,女性也來裙子革命,裙子和褲子一起穿,男女混合,穿出雌雄莫辨的時代。
及膝百褶沉澱
Little black dress是時尚界的時代icon,由Coco Chanel、Jean Patou帶起的時尚,前者在1926年推出自己的小黑裙,被當時的權威時尚雜誌稱為「Chanel's Ford」,讚揚她的小黑裙設計經典、簡約,極具功能主義。秋冬之時,小黑裙未有當道,而是七彩繽紛的及膝裙、百褶裙,反映出當代的女性沉澱、幹練的穩重。
更多精采時尚內容,盡在 http://add.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