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通試機】致《致年青人》低水平導演 免費App解決眼神游離!

【肥通試機】致《致年青人》低水平導演 免費App解決眼神游離!

【肥通試機】
早前網上流傳一段《致年青人:你哋冇上街嘅父母根本冇愛過你》短片,惹起激烈爭議,有人說它散播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兩代仇恨,亦有傳它是出自某大導演手筆;不過睇片的人都有一個最大共識,就是演員技巧拙劣,出街一陣子,就被人踢爆是讀稿。對着鏡頭讀稿真的很困難嗎?其實很久前市面已出現提詞器,只是幾百元的舊科技,不過心盲、眼盲的人,的確很難接受新事物吧!

這條《致年青人》剛在網絡出現時,老實說,肥通一早已經看到,感覺只是廢話連篇,相信很多「真」年輕人亦一樣,看不到10秒已醒覺,不會再看下去,因為大家都很快認清其「見解」;但想不到好些傳媒與「有心人」,感覺如獲至寶,大肆宣傳、挑起兩代仇恨,當真其心可誅。更有說此片是出自某李姓導演手筆,並找來某中學的舊生以讀稿形式作演出,阿導演只拋低一句「你唔去查吓」作回應。

為測試《致年青人》一片拍攝的難度,我們帶上提詞器在添馬公園實測。

提詞器 電視新聞報道沿用多年

首先,找非專業演員,令人發現眼神游離,似看着稿件直讀,感覺已經非常失敗;再說如果真的出自該李姓導演手筆,真的對不起!肥通其實經常見他在深水埗腦場及鴨寮街一帶的攝影器材店出現,竟然連幾十年前的舊科技產物──提詞器,都不懂應用,真的只可輕嘆他已經out得離譜,又或根本是一個有眼無珠之人。

所謂的提詞器,其實已經有數十年歷史,其作用是在攝影機鏡頭的前方、下方或水平裝上一個屏幕,顯示講稿或台詞。使用時需在鏡頭的正前方,再裝上一個呈45度的玻璃片,這樣屏幕上的讀稿內容,就會因反射原理,呈現在玻璃片上,讀稿員眼神就可以直視鏡頭,既能看到要讀的台詞內容,又不為人所察覺。據知一些大型的演講場合,又或電視上的新聞報道,亦一直沿用至今。

看《致年青人》一片,估計還是有使用提詞器的,不過方法相對較土炮,由於片中讀稿員一直眼光看着鏡頭的側邊位置,所以行內人估計,拍攝時是將大張卡紙,又或在iPad一類平板電腦之上,先寫下台詞,再照稿讀,其壞處是眼神游離,給觀眾感覺不大誠懇,不過更加災難性的,是此片因而被人踢爆是別有用心的「製作」成品。

操作簡單 途人試讀三次已上手

為測試比較民用的提詞器,與土炮式提詞器的分別,肥通在攝影用品店買來一部BestView T1 Teleprompter($750)作測試;它基本可裝設在77mm或以下的相機鏡頭之上,只要將手機裝在機身之下,再裝上專用程式,就會有傳統提詞器的一樣功效,有專用遙控調節台詞顯示的速度,感覺是頗專業的。而且測試中發現,整體效果表現不俗,因為台詞能顯示在鏡頭的中心位置,就是找來街上的途人作測試,也只是試用了兩、三遍,已經有頗專業的讀稿效果,而且眼神是正對鏡頭的。但真的全無缺點嗎?儘管反射片的四周已有黑色遮光罩包着,不過在陽光猛烈情況下,字幕還是有點看得不大清楚。

測試過程中,肥通還想到了一個免費的使用方法!由於跟機的台詞顯示程式「百視悅BestView」,原來是一個免費使用的手機app,所以其實大家還可以直接將手機放在手機夾架之上,再以轉接器固定在相機的熱靴(hot shoe)位上,亦一樣能做到提詞的功能;不過使用時要留意,被拍攝者最好與鏡頭要有1.5米或以上的距離,這樣拍攝起來,感覺眼神亦很似望着鏡頭的;而且這個較廉價的設定,閱讀起來感覺比原裝提詞器還要清晰!原因是鏡頭前的提詞器使用了反射原理,會令光度減弱,相反以手機直放在熱靴位,由於手機屏幕是直射光,效果當然會更清晰。

《致年青人》一片在網上引起很大迴響,因為它挑撥了親人間的仇恨心。

在完全沒有提詞的情況下,要普通人背下一篇如此長的文稿,又要有自然的演出,的確是有一定難度。

民用級的T1 Teleprompter,可以安裝在77mm或以下的鏡頭之上,而且跟機還有專用的轉接環。

插上遮光罩、機底放入手機,最後裝上專用app就基本完成。

由於顯示字幕原理是反射光線,光度較弱,所以在戶外環境使用有一定難度。

肥通發現將手機直接裝在機頂熱靴位,直接使用手機屏幕顯示會更清晰,不過建議手機屏幕越大越好。

BestView T1 Teleprompter($750)

記者:朱崇德
攝影:張志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