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改組行會 搵青委會祭旗

拒改組行會 搵青委會祭旗

【惺惺作態】
【本報訊】反送中運動激發年輕人自傘運後重投抗爭運動,令中央更關注年輕人動向,繼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指通識教育失敗謀向通識科開刀,特首林鄭月娥也緊跟中央路線,昨天稱會展現管治新風,表明更好地掌握民情時,提及會檢視諮詢委員會的委任模式,明言會大幅改組青年發展委員會;但外界要求改革行政會議之聲,她卻未有採納。有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倡一人一票選委員;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轟林鄭「施政新作風,全部發噏風」,一邊揚言溝通,一邊大搜捕,認為全是「呃呃𠱁𠱁」和惺惺作態的伎倆。
記者:林俊謙 呂浩然

反送中一役激發年輕人重投抗爭運動;圖為7.7九龍大遊行情況。

反送中一役盡顯林鄭月娥內閣如何離地,外界要求改組行政會議,惟林鄭月娥的管治新風未將此包括在內。她昨天出席行會前表示,自己與司局長及公務員都會更多聆聽意見,行會成員也要接觸不同群體以反映意見,同時稱會檢視大部份委員會的工作範圍及委任模式,特別是針對專注統籌青年工作的青年發展委員會,「我認為係要大幅去改變佢嘅組成同運作模式,呢個工作將會馬上展開」;至於制訂政策時,她強調要審時度勢、反覆推敲,不應以行政效率和過份目標為本的取態進行,故此已要求各司局長重新審視旗下具爭議性的政策措施,有需要時再與巿民商量。

青年發展委員會由張建宗及劉鳴煒擔任正、副主席,被指未能充份代表年輕人聲音。

劉鳴煒

避談市民要求重啟政改

林鄭月娥指出,不能再對於香港的深層次問題視而不見,反而應該找出問題癥結對症下藥,但未有談及不少市民要求重啟政改的意見;對於有建議成立民間主導的溝通平台,她指政府官員樂意參與。

2014年雨傘運動爆發後,政府歸咎年輕人有怨氣,時任特首梁振英翌年「炒掉」專責青年事務的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林鄭月娥2017年上任後,將青年事務委員會改組為青年發展委員會,並歡迎年輕人自薦,但委員會由時為67歲的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擔任主席,一直為人詬病;政府內主掌青年事務的是來自民建聯的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令人質疑此局與年輕人connect的能量。

吳思諾倡一人一票選委員

身兼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的民主黨吳思諾直言,委員會的組成不夠好,大部份委員是建制派和富二代,未能充份代表年輕人聲音。她認為若真正要如林鄭所指大幅度改組,應該一人一票選出委員,又稱香港現時累積很多深層次矛盾,最根本原因是政治制度不公,回歸至今仍然未能落實真普選,「如果林鄭唔處理呢個(普選)問題,無論點改組呢個(青年發展)委員會,都係解決唔到
𠵱家嘅問題」。

藝文界組織「文化同行」也發聲明回應委員會改組,以藝發局27名委員中有10人由選舉產生為例,認為民選制度可全面推行至政府所有與行業相關的委員會。

吳思諾認為社會深層次矛盾源於政治制度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