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八日,香港長官鄭月娥為《逃犯條例》修訂事,向香港「每一位市民真誠道歉」,還說以後會「聆聽各方意見,尤其着重年輕人」。其言有多真誠,不過十日已見分曉。
六月二十七日,鄭月娥邀請香港友好協進會十多名成員,到其官邸會面,有李澤鉅、唐英年、林建岳、霍震寰等權貴,顯然要藉他們之口,傳語小民:「不少人以為我死定了,但有中央信任,我不會死,一定不會辭職。目前社會環境如此,我們必須大力支持警方,一不會成立委員會調查六一二事件,二不會收回『警方平定暴動』言論,三不會釋放暴動者。」換言之,六月十六日二百萬市民遊行的呼聲,她實行充耳不聞。
而六月二十六日,有留學澳洲的學生,趁暑假回港,攜居澳港人的心意冊,到行政長官辦公室請願,求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而不是「暫停修訂」。辦公室職員不但把他們拒諸門外,連那心意冊都不肯收下,最後由外判的保安員隔着大門接過了事。這就是鄭月娥「着重年輕人意見」的方法。誰叫他們不富不貴。
當然,鄭月娥式「真誠」,港人已多次領教。她曾一再聲明不會角逐行政長官一職,最後卻取代上司梁振英,而任行政長官;她也曾一再聲明要與民主派大和解,現在卻處處與民主派作對,比梁振英尤甚。這就是鄭月娥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