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氣抗爭 區區現連儂牆

集氣抗爭 區區現連儂牆

【堅守信念】
【本報訊】雨傘運動期間,示威者於政總對出的夏慤道牆壁上,貼滿寫上訴求的便利貼,築起一面「連儂牆」,及後隨着運動落幕而沉寂。直至近月反送中惡法運動席捲全城,連儂牆重現金鐘,雖於本月2日被政府派員清理,但隨後有網民發起將連儂牆「散落社區」,旺角、荃灣、將軍澳、大埔、觀塘等地,均有市民自發在彩色便利貼寫上打氣字句,於各個社區重建屬於每一個香港人的連儂牆。地點不同,信念一致,連儂牆遍地開花。
記者:溫 晴 凌懿君 何家朗

昨日《蘋果》記者走訪多區連儂牆,其中將軍澳連儂牆設在文曲里行人隧道之中,兩邊牆身均貼上大量便利貼,呼籲港人繼續堅持,「少你一個就係少你一個」,吸引不少街坊駐足,細心閱讀文字記載的心聲。現場亦有年輕人拿出紙皮,以製造更多張貼心聲的空間,隨即有長者遞上膠紙及剪刀,兩代人合作無間。其間有市民不滿,指摘在場年輕人,更企圖撕下牆上的便利貼,但有留守的街坊出手阻止,並向對方細心解釋連儂牆始末。

【馬鞍山】
市民前晚於馬鞍山港鐵站附近以寫滿心聲的便利貼築起連儂牆。林偉誠攝

互相打氣 繼續團結

荃灣區的連儂牆則設於港鐵站對出天橋,便利貼在橋上延綿近20米,有不少市民路過都寫下心中訴求及打氣說話,亦有小朋友畫畫表達心聲。連儂牆下面有市民放下一包糖果,並寫下「歡迎拎、分享多啲甜」。旺角豉油街行人隧道內亦設連儂牆,並有簽名筆及便利貼供人書寫,但牆上不少便利貼及紙張曾被撕破,並以透明膠紙修補過。此外,沙田、觀塘、粉嶺及大埔墟等多個港鐵站外,均有市民自發設立連儂牆。

在將軍澳居住了10年的梁先生,參與過多次反送中遊行,他於連儂牆上寫下「二百萬人齊發聲」,稱是自己6.16遊行後的感受,「我一生之中見到咁多個人(遊行),好榮幸可以見到,嗰種民情自己都好感動」。

梁先生亦談及破壞立法會大樓一事,認為在正常情況下不應衝擊,但理解年輕人用意,「好多原因都係因為政府逼成,香港政府冇聽市民訴求、冇聽民意。唔聽民意,咁仲有咩可以做得到呢?」

沈先生與太太家住九龍,昨特意帶兒子到荃灣連儂牆,雖然兒子年紀尚幼,但仍希望與他一起留下字句為港人打氣,待兒子長大後會再向他詳細解釋事件。沈太指,留意到抗爭持續了一段時間,「大家都開始有啲灰心」,因而希望藉留言互相打氣,讓港人能繼續團結一心,政府亦應改變現時敷衍道歉的做法,真正聆聽市民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