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去年九合一選舉與十項公投一併舉行,導致選民排隊投票時間過長、選務混亂情況;政治上令選舉失焦,更直接令民進黨受挫。民進黨今年因而提出《公民投票法》修正案,在不降公投門檻的情況下,讓大選與公投脫鈎,修正內容包括「明定公投日兩年一次,定於8月第四個周六」及「延長查核聯署書時間,從30天改成60天」等。
台灣《公民投票法》規定,公投結果通過的其中一個條件為「有效同意票達投票權人總額四分之一以上」,投票權人意思為「有效選民」。這個門檻在國際比較上仍屬偏高,如不綁大選,公投氣氛弱,投票率會偏低而很難通過。國民黨也因此執住這點稱,「讓公投與大選脫鈎,閹割直接民權,讓鳥籠變成鐵籠,是嚴重的民主倒退」。
民進黨稱綑綁公投議題失焦
國民黨去年九合一選舉被指用公投綁大選,大量隨意提案,甚至以死人聯署充數。民進黨發言人周江杰昨指,國民黨為增選票,假公投議題進行投票動員,破壞公投真正精神,操作成分化社會工具,演變成反民主「公投亂象」。事實上國民黨去年一口氣提了多個與同性戀有關的公投議題,令選民在投大選票時不免將民進黨親同性戀平權的取態納入考慮。結果民進黨去年在公投的炮火下成大選大輸家,這正是民進黨提出「失焦問題」核心所在。
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