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變形」消息月初在社交網傳出,有人用Google衞星圖比較,顯示大壩走樣變形,加上三峽大瀑布景區近日發停業通知,引外界關注。內媒連日撲火,初稱Google衞星圖有問題,致相片成像扭曲;後又承認大壩確有變形,但屬正常的「重力變形彈性移位」,強調大壩安全。
本月1日,Twitter用戶「冷山」發帖稱「三峽大壩已經變形,一旦潰堤,半個中國將生靈塗炭」,同時附上Google衞星圖所拍早年大壩與現今大壩對比,瞬間引起關注。事有湊巧,三峽大瀑布景區日前發公告,稱從7月6日至13日將停業,卻無交代原因,惹網民聯想。《蘋果》記者昨向景區管理部門求證,對方證實停業,但否認與大壩變形傳聞有關。事實上三峽大瀑布距大壩約35公里,瀑布下游與大壩下游合流,水源非來自長江主流。大壩下游景點如西陵峽、西陵農莊等均正常營業;瀑布區停業因上游施工截流。
「三峽大壩變形移位」消息瘋傳內地,新浪微博於1日及2日急刪帖文,直至內媒介入,真相才漸露。上海澎湃新聞網帶頭「撲火」,引長江三峽集團樞紐運行部主任曹毅表示,Google衞星圖非由衞星直接拍攝,而是經「演算法處理」而成,Google地圖和中國地圖某些演算法不同,故某些場景顯示有偏差。《環球時報》則刊文斥「反華分子拿三峽大壩搞事」,指大壩變形照攝於2018年2月23日,同樣來自Google攝於去年9月的另一張照片卻顯示,大壩正常。
官方稱有移位 強調安全
然而就在「疑竇將解」之際,北京《新京報》前日又引長江三峽集團的官方文件稱,指大壩的壩基水平及垂直均出現「輕微位移」,但符合「重力壩變形規律」,稱三峽大壩「壩體變形處於彈性狀態」,「各項指標均在設計允許範圍內」。官方承認三峽大壩有「移位變形」,令網民譁然。「開始說是Google拍攝問題,現在又承認是變形,在可控制範圍內,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有人稱:「專家不出來說還好,一出來闢謠我就有點慌!」
微信/微博/《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