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我覺得中國比這兒更好,起碼熱鬧繁華。」
「那你們為甚麼要移民來澳洲?」
「我也不知道為甚麼。」她想了老半天,說,「反正身邊所有有錢的朋友都找地方投資移民了,我們也跟着做吧。」
原來還有這樣一種移民理由:人有我有,像挽名牌手袋一樣。
她的兩個孩子分別讀中學和小學,我說,「當你兩個孩子在這兒接受教育,讀完中學、大學,他們會明白,把他們帶來文明、法治、自由的地方生活,是你能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日後,他們會感謝父母。」
她繼續用迷茫的眼神望着我,「你們香港人的想法真奇怪,自由和法治有那麼重要嗎?要那麼多自由幹甚麼?我們老百姓不需要這些東西。」
她不只是不需要自由和法治,簡直害怕聽到「自由」和「法治」這些字詞。在她看來,沒有自由和法治的中國,讓他們賺到錢,賺到遷徙的自由。可是來到處處受法律制約的澳洲,反而不容易賺錢。換句話說,中國雖無自由和法治,但不影響她賺錢,甚至正因為沒有自由和法治,反而令一大批中國人賺了錢。所以,他們不需要自由和法治。
美國《紐約時報》在7.1香港年輕人佔領立法會事件後發表評論文章,題為「為甚麼許多中國人反對香港的抗議活動?」作者指出「以個人權利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的中國模式深植中國人民心,中國人深信「自由不能當飯吃」,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