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逆權六月三來港撐遊行 日女:一起加油保護香港

【反送中】逆權六月三來港撐遊行 日女:一起加油保護香港

【反送中】
6.9、6.12、6.16……今年6月,香港人身心俱疲。當數以百萬人在烈日當空下,為自己的家上街時,仍然有冷血的人選擇性失明、充耳不聞。但亦有外國人專程跑來香港,為港人打打氣,共同守衞這地方。來自東京的日本攝影師Rie Nishinaka(Raylie),愛香港愛得要自學廣東話。上個月,她快閃了香港三次看遊行,與港人一起見證一幕幕歷史。

留意到Raylie,源自她在臉書專頁上載了一張港鐵圖,她將港鐵荃灣綫及觀塘綫的路線圖,改成東京地鐵圖的模樣,對一眾視日本為「鄉下」的港人來說,的確吸引,難怪輕易就呃到幾千個like。她雖然在日本土生土長,但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甚至寫中文字,港式俗語「講嘢1999」、「食花生」,連近日警察教大家的「記你老母」、「自由X」,她都懂。在廣東話越來越被嫌棄的年代,還有人願意花時間心機去自學鑽研,守護這文化,怎教香港人不感動?

Raylie在日本有正職,兼職當攝影師,2013年她首次來港,因為工作太辛苦,放假要來唞唞氣,看夜景、吃好西,「我好鍾意香港,鍾意香港人開朗的態度,雖然有時好求其。我都好鍾意香港的舊建築物。我通常每兩三個月來一次,今次已經係第21次了。」

相約Raylie在荃灣舊式的海連茶樓見面,這是她每次來港必去的地方,「我第一次來完全不懂說廣東話,搭枱時其他人和我用英文傾偈,又教我廣東話。」茶樓價目表以花碼顯示,她竟然也看得明白,「搭枱學的,他們又教我洗杯、香港歷史文化及傳統,學到好多。」每次來港,她都喜歡到舊區流連,看看日本少見的舊建築,生怕下次再來就已經消失,觀塘是每次都會去的打卡位,「裕民坊幾個月前開始清拆,我四年前第一次來,現在已變了很多,很多有歷史的舖頭都沒有了,好可惜。」

來自日本東京的Raylie,上個月來了香港三次看遊行,用相機將歷史記錄下來。

以為警察是好人 「我而家都好怕」

Raylie一直心繫香港,除了學廣東話,還留意香港的時事。近日的《逃犯條例》修訂及反送中遊行,她也一直留意着,她在6月快閃了香港三次,就是為了看遊行。「6月9日是我第一次看香港的示威,雖然我沒有直接參與,但我有在街上看,《逃犯條例》修訂對香港人是很嚴重的問題。我覺得這五年來(傘運後),香港人故意不接觸政治問題,我猜是因為有一種無力感吧,但這幾次示威後,我感到香港人又開始團結起來。」

她要求記者帶她到金鐘太古廣場,因為她得知有一個示威者在這裏喪命,想去為他禱告,「我接受不到,好唔開心,任何一個示威者都不能死。6.12發生好慘的事,見到好多示威者受傷,我都哭了,連飯都吃不下。我唔明點解警察要咁做,我好喜歡睇港產片《無間道》,我以前覺得香港警察全部都是好人,不過6.12警察的態度完全不同,我而家都好怕警察。」

6.12衝突發生之際,其實她已返回日本,但一直有在網上看直播,「我和香港人傾偈,我說我只是外國人,要做旁觀者,但對方聽到後好嬲,他說邊度出世同長大都冇關係,只要你心繫香港,就是香港人。所以我覺得我都是香港人,都希望和你們一起加油。香港至今一直保護我們,今次就由我們來保護香港。」

7月1日,是香港重要的日子,Raylie臨時決定於6月尾再度來港。記者陪她去看遊行,她邊行邊用相機拍下作紀錄,「日本不會有這樣的示威,香港很自由,香港人有話想說就可以說,想行動就行動。」香港人聽到這句話,應該笑不出。她補充:「在日本,教育界包括老師是不可參加政治活動的,可能會犯法,但在香港,我看見有很多老師參與,香港比日本自由得多。」

Raylie欣賞港人在遊行時的表現,「和平示威是香港重要的文化之一。」Rie Nishinaka攝

「Stand up for HK」,不少外籍人士參與反送中遊行,為香港發聲。Rie Nishinaka攝

Raylie拍下了大量遊行照片作紀錄,與港人同步見證歷史。Rie Nishinaka攝

航拍示威者+高樓 香港最美夜景

她讚嘆香港人於遊行時的表現,「和平示威是香港重要的文化之一,最難忘6.16時,有救護車經過,雖然道路塞滿示威者,但他們很快就開路,很佩服香港人和平的態度。」很多日本人對香港的第一印象是美麗的維港夜景,但經過這個6月,Raylie有新的體會,「6.16有一幅航拍相,影到好多示威者,好多高樓大廈,我感覺到香港人的精神,好堅強的生存意志,我認為這幅相才是香港最美的夜景。」


記者:黃子配
攝影:許先煜、徐振國

這張由網民在6.16遊行拍得的照片,是Raylie心目中香港最美的夜景。互聯網

她早前在臉書上載了這張港日地鐵圖,呃到不少like。Rie Nishinaka fb圖片

每次來港都會去荃灣海連茶樓和陌生人搭枱學廣東話,她和幾位老闆更成了好朋友。

Raylie喜歡到舊式街市拍照,這都是日本沒有的景色。Rie Nishinaka攝

她最愛拍下香港的舊建築,因為世界變得太快,她怕下次再來就已經消失。

得知金鐘有示威者離世,她感到十分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