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醫術:跌落地大出血 - 梁憲孫

醫述醫術:跌落地大出血 - 梁憲孫

十七歲的小敏熱愛運動,乃學校排球隊隊長。小敏那天正在校內練習,救球時落地受傷,大腿出現大片瘀青。驗血發現小敏的「血小板」(Platelet)數量大幅下降至危險水平,必須馬上留院診治。骨髓檢查正常,沒有白血病迹象;醫生處方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血小板數量即時反彈,回升至正常水平。

「血小板」負責止血,數目下降,患者流血難止。血小板數量不足,「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乃常見的病因,病者體內有「自身抗體」攻擊自己的血小板,令其數量下降。

個別「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個案或屬「繼發性」,病因包括「愛滋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還有「系統性紅斑狼瘡」、「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及「淋巴癌」等疾病。部份病者或同時患有「自體免疫溶血症」(Autoimmune haemolytic anaemia),體內同時有「自身抗體」對付自己的紅血球,這稱為「伊雲氏綜合症」(Evans syndrome)。不少其他疾病亦可導致血小板數量不足,包括藥物不良反應、病毒感染、肝病、「骨髓異常增生症綜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等,小心切勿混淆。

正常血小板數量應該超過150,50以下止血會有困難,皮膚容易有瘀斑;10以下屬極危險情況,容易出現腦出血或腸胃出血等致命併發症。情況危險,可安排馬上輸「血小板」;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亦可迅速短暫提升血小板數量至安全水平。

「類固醇」治療屬傳統治療方法,一般需時一至兩周始見成效。若「類固醇」治療的效果欠理想,可考慮其他治療方法,包括「脾臟切除手術」(Splenectomy)、「利妥昔單抗」(Rituximab)或「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如羅米司亭(Romiplostim)和「艾曲波帕」(Eltrombopag)。最新的特效藥還有「福斯塔他濱」(Fostamatinib),屬「脾臟酪氨酸激酶抑制劑」(Splee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抑制病者體內B淋巴細胞的信號轉導,可減少「自體血小板抗體」對血小板所造成的破壞。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